动辄上百元只能踢一两个小时,学校场地不开放,职工“球瘾”难解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19-08-19 11:30

摘要: 林锐说,现在有三两朋友约球就去参加一下,没有的话也不强求。

场地:杨浦区各大高校足球场


职工:林锐 原“四大”职工,现辞职考研


花费:15元/场


难点:场地难找

  

 一件上身印着“人文学院”,却有些掉色的米兰球衣,一条并不搭配的足球训练长裤、一双双星牌足球鞋以及永远不会拉上去的足球袜,林锐的这一身装扮是一个十足的“野球老炮”。无论什么时候来到球场,他总有自己的节奏:从换好鞋、热身、捡球到出现在比赛场上,全程甚至不需要说一句“加一个”。大学期间混迹了多年野球场的林锐,深谙野球场上每一套“潜规则”。


“都是踢着玩,和谁踢不是踢啊。”这是林锐的“蹭球哲学”,早年间在上海财经大学学习的他,只要下午没事都会拎着自己的一双旧球鞋去场上跑几步。


偏爱小场、技术出众的他很快就和球场的几个“常客”混了脸熟。即使在大学毕业后,他也在附近租房子,原因是他“熟悉这里的环境”,当然还有“每周总能踢上几脚的野球”。当然,还有一个不为外人知道的私心:在学校踢球便宜,来回路费、几瓶水钱和难得买的一根士力架,构成了林锐一次踢球的全部支出,和动辄上百元只能踢一两个小时相比,林锐可是“畅踢”,踢到没人、踢到踢不动,总之选择权完全在自己。


当然,这样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2014年前后,上海财经大学开始了场地整修,旧球场成了工地,让原来彼此心照不宣的团体没了去处。“还好这个阵痛没有持续太久,而且足球运动对我只是一个调剂。”


身处高校云集的杨浦,找到一个学校踢球并不太难,但是这几年,林锐越发感觉到一些无奈:常去的几个学校场地陆续不再对外开放,或是因天然场地养护时常关闭,或是仅对持有校园卡的本校学生开放,这让他突然失去了方向:方圆几公里居然找不到一片可踢球的足球场。林锐说,现在有三两朋友约球就去参加一下,没有的话也不强求。偶尔“球瘾”来了,也尝试过在一些约球APP上充当散客,但是踢球的多是相互熟识的人一起前往。


根据《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市民开放体育健身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市民开放体育健身设施。林锐坦言,中小学校虽然有场地开放,但是场地多为家长带着孩子锻炼,踢球条件并不具备,这与自己的踢球需求相去甚远。而且,这类信息比较杂乱,不同学校的开放情况不同,也让他放弃了“大海捞针”的想法。


“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回到那段上学的时光。那时候一大片足球场有好几拨人踢球,只要想踢球,总能迅速加入比赛。不过现在这样的地方再也找不到了。”



摄 影:朱擎
责任编辑:裴龙翔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专家:专业赛事组织,让职工业余足...

球瘾大水平却上不去,职工足球活动...

婚后加班带娃成双休日主题,职工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