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路隧道:深夜11点至凌晨5点,6小时内完成近一公里路面翻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翼飞,黄嘉慧,李佳敏 发布时间:2019-08-26 09:16

摘要: 记者于深夜11点前往上中路隧道浦东段隧道进出口华夏西路林浦路处。

“最累时打个盹,一定不能超过15分钟”


当路面整治项目遇上台风“利奇马”,对于上海建工市政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所承建的上中路隧道路面整治项目部全体职工,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缩短工期和原定的工程项目量:从8月11日起至8月31日,21天的时间内他们要完成整个上中路隧道浦东、浦西两段隧道进出口匝道、隧道敞开段以及与中环之间的过渡段道路基层更换、路面平整度修复等处置措施,路线全长约1.15公里。

 

熟悉道路整治的人常说,路面整治项目组的职工都是属“老鼠”的,因为他们常常在夜间出没,而且一干就是好几个月。记者于深夜11点前往上中路隧道浦东段隧道进出口华夏西路林浦路处。


“这边的挖机,准备启动了。我们今天要把4号孔的路面铣刨完成。”施工现场,上海建工上中路隧道项目部副经理周进正在指挥现场负责挖机的工人翻刨着路面的沙土。“现阶段是最重要的一环,打好这部分的‘地基’,再铺上砂石、沥青、水泥等,整个路面整治就差不多完成了。”为了尽量减少道路施工对市民交通出行的影响,这次路面整治项目特意选择了暑期交通流量较低的时段,特别是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5点进行施工。而就在这短短6个小时内,要完成近一公里的路面翻整,难度并不小。


作为项目部副经理,周进不仅需要每天安排不同岗位的工人分组进场、紧盯他们工作,还要在白天与整个项目组一起开会,讨论当前的项目进度。用他的话来说,整个人完全处于“白加黑”连轴转状态。采访当天已经是他第3天没有回家休息了,“累了就到车子里打个盹,但是一定不能超过15分钟。”打开手机,记者发现他的手机里有一个15分钟的提醒闹钟,提醒他不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防出现安全事故。“现场人很多,一定要绷紧安全的这根弦,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在施工现场的另一侧,几名年轻职工引起了记者注意,他们是来自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勘测与运维研究所的职工,主要负责对路面铣刨后主路基以下结构层的承载能力的检测。


作为路面铣刨的“验收方”,这群年轻职工主要负责检测前道施工工序是否合乎标准,工作时间主要跟着施工方进行,“他们什么时候处理完一段路面,我们就什么时候进行检验。合规了就可以继续铣刨,不合规就要继续再翻刨。”虽然他们的工作并不“黑白分明”,但是相较白天的工作条件,夜晚的检测难免会受到工作视线、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夜间检测也最考验他们的功力。检测员王晓鹏告诉记者,平日里自己也会抓紧时间休息,一定要确保晚上有充足的精神,偶尔晚上犯困了,就和兄弟们一起聊聊天、唱唱歌,缓解一下困意,毕竟要保证检测的准确性,“现在比以前工作条件要好些,路灯照明都比较通亮,但还是需要我们仔细再仔细,一旦路面承载力检测不到位,对于道路整治后的通车、运行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整治项目部里,压力最大的当属上海建工市政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上中路隧道项目经理王小峰,作为整个项目的“总调度”,他不仅需要协调交警、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部门,还关注着每一名一线工人的健康和需求。


“夜里工作的工人,无论什么岗位,我都会安排好‘夜宵’。”王小峰指指靠放在路边的纸箱,里面放着面包和矿泉水,等到凌晨1、2点时就发给工人们。除此之外,施工工人都被安排的是翻三班的工作制度,每一名工人都不会连续做两个夜班。


“虽然工程环境困难,工期紧张,但我们依然要保证每一名工人的工作状态和身体情况。”除了夜宵之外,白天相关部门慰问的盐汽水也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他们很多人都会把盐汽水放到指挥处的冰箱里,等到凌晨工作时累了、困了,再拿出来喝一口。”


王小峰告诉记者,由于夜班工作的时间和难度都要较之白天有所增加,因此夜班职工的工资也会较白班有所不同,“根据岗位和工作的内容区分,有的增加了30%,作为夜班补贴;有的技术工种有可能增加50%工资。这些都实实在在补贴在每一名夜班职工身上。”


夜色渐渐深了,上中路隧道口的车流量较之采访前有了明显的减少,而在施工现场,项目组的每一名职工依然全神贯注地忙于各项工作,力求在天亮前超标完成当天的任务。

责任编辑:裴龙翔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中路隧道:深夜11点至凌晨5点...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