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周刊》年度回顾:那些职工最关心的事儿,我们一个都不会错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19-12-30 14:40

摘要: 在岁末之际,《调查周刊》也对自身做了一次微调查,回顾和回访这半年来的一些难忘的人和事。

今年7月份,劳动报社创办了《调查周刊》。周刊每周一出报,由工会中心的记者负责采访撰写。该周刊聚焦一线职工最为关心的那些事儿以及各级工会的创新做法和亮点。周刊的创刊正值上海市垃圾分类正式施行的第一天,为此本报独家聚焦由垃圾分类催生的新职业——代收垃圾网约工,通过很多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这项新职业不为外界所知的一些内幕。此后,工会中心的记者组成报道团队进行了申城快递员工、24小时便利店员、职工“医食住行”、小二级工会的组建等一系列扎实的调查报道,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不俗的社会影响力。在岁末之际,《调查周刊》也对自身做了一次微调查,回顾和回访这半年来的一些难忘的人和事。


半年推出25期题材广泛内容接地气


从《调查周刊》第一期《新时尚催生“天使级”新职业——申城代收垃圾网约工“月入过万”背后的职业透析》到2019年的最后一期《“小红卡”诞生记》,25期的《调查周刊》题材涉及非常广泛,具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聚焦一个工种,比如代收垃圾网约工、快递小哥、24小时便利店店员、低温岗位作业者等等;第二类则是聚焦职工所遇到的难点、痛点等接地气的工作与生活议题。其中,关于职工的“医食住行”便分为四大类进行详细的解读。从午餐、住房、医疗保障、工作出行等进行了一线的调查,并借助“申工社”平台进行了数据调研,获得了第一手、最具说服力的数据支撑。


而第三类则是本市各级工会的一些优秀案例和做法以及上海市总工会推出的一些实事项目。比如,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总工会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三个首创”,破解了工会工作中所遇到的三大问题,这样的独家案例有着引领和学习作用。此外,市总工会的一系列实事项目,诸如妈咪小屋、户外爱心接力站、劳模创新工作室等都通过《调查周刊》的报道,让更多的读者知晓,了解其运作的规律,可以为职工谋福利,更好地扩大工会的影响力,让娘家人更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25期《调查周刊》的内容都非常接地气,可读性强,在互联网上的转载率也很高,尤其对职工午餐的调查报道,获得了同城多家媒体微信号、网站等的转载,引发了职工对于午餐的大讨论,也让该话题持续发酵。


 

普通人也动人回顾回访这些打拼的职工


在今年九月,《调查周刊》的“马路天使”系列之一《快递员, 满城“奔跑”背后的甘苦录》刊登,这是一期特别打动人的系列调查稿件。工会中心记者兵分数路,跟随各家快递公司的一线快递员深入他们的工作现场和家庭生活,进行实地采访。


在圆通快递工作的老李(李步东)给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上海从事快递行业10多年几乎无投诉,一家人勤勤恳恳在上海打拼,租住在即将拆迁的不满十平方米的老房内,这间租金不到1500元一个月的房子里,堆着满满的三箱快递单,非常占地方,但对老李来说,保留这些快递单,很多时候是为了客户考虑。


最近,记者对李步东进行了一次回访。李步东告诉记者,他租住的房子在明年肯定就要拆了,他正在到处找房,但过高的租金让他望而却步。今年春节来得特别早,老李告诉记者,今年在南京工作的儿子也会来上海看望他和妻子,一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过个春节。“然后,我们再回老家盐城,去看看亲戚,毕竟一年里,只有这段时间是空闲的,属于我们家人的。”


对于自己的新年愿望,老李说得特别实在。“我们在上海打工的,就是想干得踏实,工资准时发,辛苦点没事,多干多得嘛。”而在那次采访中的快递站站长潘微微在回访中透露,自己工作调动了,去做仓储,比以前更忙了,也更充实了。当时受访时,潘微微曾说,他很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去避讳自己父亲的职业,大胆地告诉同学和朋友,他的老爸是干快递的,不要觉得这份职业会给你丢脸。对于这份工作,潘微微也坦言,自己很有成就感,这份工作让他在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5期的《调查周刊》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包括马路天使系列里的代驾;都市夜班人里的路政职工、夜班新闻编辑等,他们都是一群普通人,但他们的故事却散发着真实朴素的光芒,从他们口中讲述的故事也更加打动人心。


 

结合大数据让调查更有说服力


在数期《调查周刊》中,本报结合市总各部门以及“申工社”的平台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整理。在职工午餐的调查中,通过“申工社”发起的数据调查,整理得出超半数的职工(52.98%)选择在自己单位的食堂就餐,每顿饭花费多在10元至50元;在用餐形式的影响因素方面,占据前两位的仍是“饭菜是否可口”和“环境卫生”。而通过数据得出的这些结论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此外,调查问卷的丰富化设计和专业性也让那期调查有了更多的参考意义。比如根据收到的全部样本,参与调查的职工大部分都集中在商务楼宇、工业园区或大型商务区工作。其中,有98.87%的职工选择了在单位或附近餐厅就餐,仅有1.13%的职工选择了其他用餐方式。74.31%的受访职工表示,单位有自办食堂,“健康卫生”、“省时省力”、“便宜”是66.71%的受访职工选择自己或其他单位食堂就餐的关键词。这些直观的数据,也让《调查周刊》的报道更为丰富和权威。


而在本期《调查周刊》中,关于工会会员卡的数据是及时和最新的:截至目前,2019年度会员专享基本保障给付4934人次,给付金额总计79910000元;其中大病4317人,给付72660000元,意外54人,给付1620000元,疾病身故563人,给付5630000元。


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而纸媒也需要与时俱进,不仅通过案例和场景描绘等调查一个问题或是现象,另外数据正起到更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工会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自我总结,并通过大数据的形式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梳理问题,最终解决那些困扰职工的问题。


经过半年的摸索和发展,《调查周刊》明年将继续紧紧围绕职工,围绕市总的各个重大实事项目和政策发布,“那些职工最关心的事儿,我们一个也不会错过。”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调查周刊》年度回顾:那些职工最...

这支爱神的箭,工会射得又稳又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