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满“4岁”的朱雪芹工作室进入“最忙季”,“给力”法援超出劳动者期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翼飞 发布时间:2020-04-01 17:19

摘要: 朱雪芹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室将继续着力提升职工法援品牌效应,继续推动站点间加强横向沟通。

“专业心系弱势人,无私援助捍法律”“捍卫正义,维护公平”……在位于普陀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内的“朱雪芹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室里,四周墙面被各方劳动者送来的锦旗填得满满当当。自上周正式恢复现场接待以来,这里每天来访的劳动者络绎不绝,所反映的多是由于疫情影响产生的劳动关系问题。本月,工作室将迎来它四周岁的“生日”——而这个生日,也是四年来的“最忙季”。


工作室外排起长队,“给力”法援超出劳动者期待


“在职期间你的工资构成是怎样的,基本工资多少?劳动合同原件带来了吗?”


“来,填一下这份职工法律援助申请表,我们会指派律师为你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


3月31日一早,朱雪芹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室里又是一派忙碌,全国劳模、快乐集团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朱雪芹,和法律援助律师田德强正接待一位前来咨询拖欠工资问题的职工;工作室门口还有人在排队等待,法律援助律师李华平干脆直接站在大厅里接受劳动者咨询;为了缩短等待时间,工作室法援工作人员孔慧卿在大厅找了张桌子,一边听取情况,一边飞快地帮劳动者填写表格……


“工作室开了四年,还从来没遇到过像这几天一样忙的时候。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这段时间积攒的劳动关系问题都开始显现出来。不少企业受损失严重,职工利益也难以保障。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除了要坚定地站在职工立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某些情况下也要从中调解,引导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接待间隙,朱雪芹对记者说。


这天,90后外来务工者小沈特地从老家江苏盐城赶来。年前,他从上海一家培训机构离职,但三个月的工资一直拖欠至今,公司还有200多名员工同样面临着被拖欠工资的问题。疫情期间,这笔欠薪更是得不到公司的有效回应。为此,小沈在网上提交了仲裁申请。“前几天看到仲裁院复工的消息,马上就准备好材料专门赶过来。在申请仲裁前,看到‘朱雪芹工作室’的牌子,就想先来咨询一下。” 小沈说,他此前并不知道,在这里他可以得到“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朱雪芹表示,可以为小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你现在已经回到老家,来一次不容易,有了我们免费的法律援助,你自己就不用一趟一趟往上海跑了,我们的律师可以凭委托书代你出面处理案件。”而这个结果,也大大超出了小沈的预期:“原本我只是想今天过来能当面把材料交上来,没想到遇到这么给力的帮助,太感谢了。”


“零投诉”、“零争议”,四年挽回职工经济损失4800万余元


整个上午,进入朱雪芹工作室咨询的职工没有间断过,所反映的问题以拖欠工资、合同解除此类事项居多,时间慢慢过去,填好的接待表一份一份地累加在桌上,直至正午时分来访者减少,包括朱雪芹在内的四位接待人员才得以稍事休息。


“最近每天都是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接待,专门来朱雪芹工作室咨询的劳动者中,有一些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工,有的连字也不会写,公司名字都说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光弄清楚基本情况就要花很长时间。”一位接待人员告诉记者。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代言人”,近年来,不少职工都知晓“有困难,找雪芹”。2016年4月,普陀区总工会推动成立了“朱雪芹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室”,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参与协商、调解、代理仲裁、诉讼等法律援助服务,力争做到“应援尽援”。工作室还定期与专家、律所联手,对街镇、园区、企业工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四年来,朱雪芹工作室共接待咨询6945人次,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2669件,办结法律援助案件2615件,调解率为90.8%,共挽回职工经济损失4800万余元。四年间,工作室的接待援助工作更是做到了“零投诉”、“零争议”。


此次疫情前期,朱雪芹工作室虽然暂停现场接待,但也始终活跃在“云端”。一方面,工作室保持专人值守热线,为企业职工免费解答问题、开展咨询,截止到工作室开放接待前已接待来访来电共41件95人次;同时还开通了“共抗疫情—法律咨询服务微信群”,共有3000多人入群学习“公益法律微课堂” 公益讲座。


记者还从普陀区总工会了解到,接下来,朱雪芹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室将继续着力提升职工法援品牌效应,并加强“朱雪芹职工法援工作室”、街道镇、园区楼宇职工法援站点的联动,继续推动站点间加强横向沟通,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参与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摄 影:朱擎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线上线下结合调解,便捷安全化解矛...

邀请律师志愿者坐镇,参与各类调解...

北京工会出台9条措施化解劳动纠纷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