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医院的“胰腺癌上海方案”,为何能将术后中位生存期延长40%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魏妙艳 发布时间:2019-08-05 15:00

摘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团队,研发的“胰腺癌诊治上海方案”,将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延长了40%。

“得了胰腺癌没有那么容易活,但在我们这里也没有那么容易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说,近年来,他率领团队对胰腺癌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临床转化研究,形成了胰腺癌诊治的上海方案,显著提高了胰腺癌手术的安全性、根治性和有效性,将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延长了40%。

 

为了将近年来的诊疗经验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胰腺癌诊治方案,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团队牵头执笔编写《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打出了上海名片。

 

创新“胰肠吻合”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

 

胰腺癌根治术风险高,其中胰肠吻合后发生的胰瘘是最常见、最致命的并发症。多年来,国际上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一直高居在15%左右,得不到有效解决。

 

对此,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创新发明“乳头状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新方法,该方法实践运用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Surgery》杂志上,将术后胰瘘率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的15%-20%下降至9.6%,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获得满意疗效。

 

创新锐性清扫方法,提高手术根治性

 

经过前期大量临床实践,虞先濬团队创新运用锐性解剖清扫法,不仅清扫淋巴结更彻底,还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并使手术时间缩短近50%;同时发现胰腺癌淋巴转移的特性规律,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撰写《胰腺癌淋巴转移诊治进展与处理规范》,被业界广泛采纳。后代表中国胰腺癌多学科协作组执笔编写关于胰腺癌第16组淋巴结清扫的专家共识,为国际胰腺癌临床指南与行业规范做出了贡献。此外,团队还发明了一系列淋巴清扫相关的新型手术器械,获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

 

甄别胰腺癌人群,提高手术有效性

 

胰腺癌患者中存在一部分具备高度侵袭转移特性而导致“手术不获益”的人群,但如何甄别这组人群,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从临床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着手,证实了CEA/CA125/CA19-9的三联标签可以甄别胰腺癌“手术不获益”人群,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指导临床逐步建立了基于筛选和分型的个体化手术综合治疗策略。

 

改变国际分期,指导临床决策

 

胰腺癌临床病理分期是决定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更是制定具体治疗方案的直接指导。团队发现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最新的第八版胰腺癌分期存在缺陷和不准确,无法作为有效的预后预测工具。团队基于胰腺癌增殖和淋巴转移特性提出“上海复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研究结果发表在《AnnalsofSurgery》杂志上,被AJCC执笔委员会赞誉为下一步新版胰腺癌国际分期修订的必要应用成果。

 

减少盲目用药,个体化化疗获突破

 

虽然目前胰腺癌的化疗敏感性与有效率有所提高,但丰富的间质影响了化疗药物的运输和弥散,尚缺乏实用而简便的个体化方案选择指标。虞先濬领衔团队首创性发现通过超声内镜弹性应变率比值(SR)这一无创的方法,可以区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以及其他含吉西他滨方案的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该研究再次发表于《AnnalsofSurgery》杂志上,其成果可以指导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填补了胰腺癌精准医学的空白。


责任编辑:王慧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大咖说健康】揭秘!乔布斯当年为...

【名医】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

【名医】肿瘤医院终身教授倪泉兴:...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