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要认真防治骨质疏松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富灵杰,戴尅戎 发布时间:2019-09-06 14:19

摘要: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绝经后5~10年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要警惕,早期筛查和及时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5~10年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


骨质疏松可导致骨折,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和及时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的骨质疏松一分钟风险测试题,是一种方便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测试题,进行自我评估。只要有一项回答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


目前,骨质疏松症公认的诊断标准是基于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的结果(附表)。此外,定量CT、超声骨密度、胸腰椎X线侧位像、验血检测骨转换标志物等都是骨质疏松症的补充检测方法。


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时候,一定要排除某些内科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比如甲状腺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肾上腺疾病、长期应用激素、影响维生素D和钙吸收的消化道疾病等。


骨质疏松症防治包括基础措施、药物使用和康复治疗。首先要加强营养,均衡膳食、限烟限酒,每日牛奶摄入量300mL。多见阳光,适当的日常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以降低跌倒风险。


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摄入量建议1200mg,如果饮食中钙量不足,可适当补充钙片。65岁以上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每日摄入量为600IU。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每天的剂量可达到1200IU。可通过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指导维生素D的用量。


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目前包括骨吸收抑制剂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骨形成促进剂如甲状旁腺激素类药物,其他机制类药物包括维生素K、锶盐等,以及我国的传统中药。由于药物的作用机制、服用方式、治疗周期、适合人群均有所不同,建议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由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和剂量。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长期慢性的全身性骨病,其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治疗期间应该定期复查,包括血液化验和测量骨密度等。患者依从性越高,收益越大。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给“口重”的人提个醒:你可能已经...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专家开出运动处...

运动让骨骼更健康一一运动锻炼应结...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