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血:从血管到血管的“爱心之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谢东甫,诸广宇 发布时间:2019-11-01 15:12

摘要: 输血技术在不断进步革新中,变得更安全、科学、有效。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一袋血的视角出发,了解从血管到血管的“爱心之旅”吧。

200多年以前,人类首次记载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虽然当时血型的秘密还未被发现,输血风险极大,但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从血管到血管”的方式。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输血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输血技术在不断进步革新中,变得更安全、科学、有效。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一袋血的视角出发,了解从血管到血管的“爱心之旅”吧。


爱心远征的第一步:血液采集


由于血液尚无法人工制造,所以临床上的血液都是来自于健康适龄公民的自愿捐献。当献血者走进献血屋时,他体内的血液便即将开始一段“爱心的远征”。献血者首先要填写健康征询表,回顾献血者的既往病史,医护人员会据此来判断是否有不适于献血的情况。然后献血者要经过测量体重、心率、血压等初检并采集血样初筛,项目全部合格后才能献血。当献血完成后,献血者的爱心使命已经完成,可血液的爱心远征才刚刚踏出第一步。


铜墙铁壁的防守:血液检测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采集的血液样本会被送到血液中心的实验室内做检验。血液采集后,样本会被送去做检验。包括ABO血型(正反定型)与Rh血型(D抗原);ALT检测;几种经输血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输血传播疾病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核酸检测两种方法。


只有检测全部合格的血液才能用于临床输注。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我国血站已全面开展核酸检测,这项检测技术能够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全球只有24%的国家常规开展。


“对症下药”的血液成分:成分制备


采集的全血在临床输注前将通过离心分离成不同的血液成分,主要是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对血液的需求也会不一样,血液成分输注不仅能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还有效地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


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血液成分多达二十多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内,最为人丁兴旺的主要有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三个“家庭”,三大家庭分别衍生出了多个“兄弟姐妹”,如红细胞家庭,就有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等血液成分,车祸或者大出血伤者多输注红细胞类制品。血浆家庭则有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灭活血浆等成员,烧伤患者多使用血浆类制品,血友病患者则需要冷沉淀类制品。而白血病、癌症放化疗病人多需要血小板类血液制品。


爱心之旅的终点:血液发放


分离制备后的血液成分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储存。例如红细胞保存在2至4度,最大保存期35天;血浆冰冻保存在-20度,保存期一年;血小板必须装在特制的血袋中,在22度恒温震荡保存(血小板震荡箱)5至7天。根据医院的需求,这些经检测合格的血液成分制品将发往医院的血库。抵达医院后,工作人员会对血袋信息、血液性状与条码信息进行核对,与需要输血的患者的血样进行相容性试验。发往科室后护士再次核对血袋信息与患者信息,核对无误后,一袋血的旅程也抵达了终点,等待它的将是更为重要的使命——给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责任编辑:朱红妹,张弘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袋血:从血管到血管的“爱心之旅...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