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用精湛医术,给肠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孙明敏 发布时间:2019-12-13 10:36

摘要: 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在结直肠癌微创手术和肝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成就非凡。

[名医名言]


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人物聚焦]



许剑民,1965年出生,农工民主党徐汇区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主任、结直肠外科主任、上海结直肠肿瘤微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工匠,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术带头人。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机器人手术专委会主任委员、肛肠外科分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外科分会委员兼结直肠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内镜医师分会委员、MDT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肝转移学组组长、转移委员会常委;中国医促会结直肠癌肝转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上海肿瘤防治联盟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外科协会结直肠学组组长。


2008年4月主笔起草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10年向全国发布,2011年4月在国外发表。主编国内外第一部《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专著。发表论文1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和综合治疗”的系列研究获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名医风采]



从医近3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堪称行业内的佼佼者,在结直肠癌微创手术和肝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成就非凡,创出了多项之“最”: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专家之一,手术量超2100例,位居国内外第一;国内外首创多种微创新术式,包括机器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机器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机器人肠肝同期切除术、PST技术预防吻合口漏;完成世界首例机器人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肺转移灶同期切除手术;国内最早应用结直肠癌促进术后恢复方案;国内最早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团队,累计诊疗超5000例,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他用创新思维及精湛医术,给无数深陷绝境的肠癌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机器人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肺转移灶同期切除手术量世界第一



微创手术是当代外科主流,而机器人技术又是微创手术的新潮流。2010年9月,许剑民教授领衔的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团队开展了第一例机器人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截至目前,该团队已经完成了2500余例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居国内外之最。其中,许剑民完成2100余例,个人手术量高居世界第一。2014年3月5日,许剑民团队联合肝外科和胸外科,利用机器人微创技术,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肺转移灶同期切除术,单次手术切除了患者的全部病灶。该例联合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山医院外科的微创技术和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单次机器人手术完成肠、肝、肺3处病灶的微创切除,不仅避免了患者等待的恐惧和分次手术的打击,也减少了原发灶切除后肝肺转移灶迅速增大的风险。该手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仅需胸、腹部数个1cm大小的操作孔即可完成手术操作,并通过1个5厘米长的小切口取出肠、肝肿瘤标本。更重要的是,患者原本需要3次住院和3次全身麻醉下才能完成的手术,在一次手术中全部完成,患者术后第二天即下床活动并进食流质饮食,术后7天即顺利出院,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并尽早接受后续的综合治疗。


许剑民介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放大15倍的高清三维立体视野,以及灵活、精准的机械手臂,实现了在盆底、膈下、胸腔这些狭小空间内的精细解剖,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手术创伤,更好地保护了盆腔自主神经,从而促进了术后康复。该手术实现了减少创伤与根治肿瘤的完美结合,并解决了长期以来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期切除造成较大创伤和应激的困扰。近10年来,许剑民带领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团队,在机器人手术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充分运用这一尖端的手术方式,使结直肠癌手术变得更加精准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延续了患者的生命。


多学科综合治疗,肠癌肝转移5年生存率大幅提高


肝转移一直是结直肠癌诊疗的难点。2002年,中山医院围绕这一难题,在国内最早建立了多学科诊疗团队,开展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许剑民作为该团队的领路人,进行了不懈探索与大胆创新,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长期生存大幅提高。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已成为消化道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同时,结直肠癌患者半数会发生肝转移,未经治疗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者5年生存率低于5%,严重影响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整体生存。针对该难题,许剑民倡导借助多学科团队模式,对肝转移患者进行手术、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介入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山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团队,成员包括结直肠外科、肝外科、肿瘤内科、化疗科、放疗科、介入科、胸外科、影像科和病理科等各个相关专科经验丰富的医生。多学科团队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8年前,来自福建莆田的中年男子,直肠癌肝转移晚期,已出现肠梗阻,肝脏转移灶直径达12厘米,病人膏肓,若不及时治疗,危在旦夕。多学科团队评估后,结直肠外科专家先为患者进行了原发肿瘤手术,解除肠梗阻。术后2周,患者恢复顺利,多学科团队再次讨论,考虑肝转移灶体积过大,切除后的剩余正常肝组织不足以维持机体功能,决定引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先使肝转移灶体积缩小,再进行手术。经过2个月4个疗程的联合治疗,肝转移灶显著缩小至5厘米,退缩达58%。多学科团队再次讨论,考虑已达手术时机,于是由肝外科行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术后一年,患者出现肝转移复发灶1枚,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效果良好,且避免开开腹手术的创伤。直至今日,患者已然战胜了肿瘤,恢复了健康,并坚持定期随访。


10多年的艰辛付出,许剑民率领的中山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团队硕果累累,肝转移总体5年生存率已由建立前的11.5%提高至46.1%。


许剑民教授感言,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工匠精神”是对患者的尽心尽责,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与精益求精,在追求自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能够带领团队共同进步,通过团结协作、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引领整个专业领域的提高与跨越。


作为名符其实的医务工匠,近30年来,许剑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创新,扎实肯干,引领行业发展。他坦言,外科医生虽然很辛苦,但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奄奄一息的病人恢复健康,这就是医生人生价值的体现。为此,他深感自豪。


这位好医生,荣获“金柳叶刀”奖及“国之名医”称号。他,实至名归。


责任编辑:孙明敏,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医生!我这颗痣要紧么?答案来了....

【职工健康】这种减重方式真的很轻...

【名医】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