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评| 广纳民意更新管理,促进公园更大力度“开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04-07 16:26

摘要: 开放前不能“一刀切”,开放后也不能“全撒手”。


近日有消息传出,市中心最大的免费公园——世纪公园正“拆围透绿”,超130平方米游园区将与周边街区相融;闵行区最大的城市公园——闵行文化公园也成为“不关门公园”,24小时面向市民群众开放。


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的646座公园中,有超过70%都实现了24小时开放,今年,还将推动30座公园迈入“不关门公园”队伍。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上海公园都释放出了人与自然无限相融的信号,让钢筋水泥的森林有了更多的绿意和人情味。


拆围透绿、24小时开放……这些无疑都是为城市人群亲近大自然提供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城市管理和共管服务提升的有效证明。但在这背后,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想要办好“公园那点事儿”绝非简单之举,也不能仅靠一时兴起,而是需要多方用心齐发力。


首先,无论是破墙还是开放,在做决定之前需要多听民声,广纳民意。


闵行文化公园就曾举行了一场300多人齐聚的大讨论,将“公园是否需要24小时开放?”“如何开放?”“如何保障深夜游园安全?”等各种“公园那点事儿”敞开了说。听取包括社区居民、园区运营方、公共管理教授、人大代表等各方面的声音,让大家从自身领域出发,凝聚智慧共同协商,通过思维“碰撞”出一个个方案。


比如,“公园是否需要24小时开放?”成为了当时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很多反对声音认为,每天夜间的游客量只占全天的3%-5%,管理的投入与实际的社会效益不对等。而支持者认为此举是重塑城市空间,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是更人性化的举措。


在这样的讨论中,广纳民意,而对于实在难以一时决定的事情,让“子弹飞一会儿”,都无疑是更佳的决策路径。


其次,公园管理要调整思路,不能让安全思维“捆住”开放公园的手脚。


不久前,静安大宁公园一块告示牌就让不少前来游园的市民群众颇为扫兴,蓝底白字的“温馨提示”上出现了30次的“禁止”一词。禁止烟火、禁止攀岩、禁止游泳、禁止垂钓……这些危险性较大的“禁止”体现了公园的“安全底线思维”还能让人接受。


可在市民群众看来,禁止骑车、禁止帐篷等一些公园绿地游玩、休憩意愿较高的“禁止”就显得有些“一刀切”和“矫枉过正”了。好在园区很快就听取了意见,进行了适当调整,开辟出了帐篷露营的指定区域。


公园24小时开放,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夜间游客摔伤了、掉河里了怎么办……其实,答案也是显然的,夜间开放并不意味着无人管理,相反运用智能监控手段以及和街面巡查的联防联控,问题还是有解决的办法。


公园24小时开放,特别是夜间开放,可以解决了一部分市民的需求。因此,决不能过多地以安全为理由行使一票否决权,相反应该动用更多的技术和人为手段,促进公园的开放。


第三,公园开放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多部门联合管理的水平。


从围墙打开到24小时开放,城市公园绿地在实现空间打开、时间打开的同时,更需要的是从公共管理思维到社区治理思维的转变和打开。


比如,不少孩子都有想要在公园内骑车玩耍的需求,如果单纯地杜绝所有骑行工具进入,是否会扫了游园人的兴致呢?是否能够出台更好的管理模式呢?比如划分指定区域,或是设置骑行时段等等。


同时,对于一些在滨江绿地车速过快的专业成人骑行者,则要加强管理,比如联合辖区交管部门进行骑行测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危险发生。这些都是需要管理部门不断掌握社会当下游园模式,适时更新调整管理细则,当然,也需要管理部门更花心思。


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全面开放,一旦启动,就只能阔步向前。


如今,除了开放24小时公园之外,上海还在不断打造“一江一河”、口袋公园、家门口绿地等各种城市绿色点缀,今年还计划新增120座城乡公园,新建60座口袋公园,希望通过不同模式让更多市民群众能够全时间段亲近自然。


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势必会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其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多方用心,因“园”制宜,才能让逛公园成为一件兴起而至、兴尽而归的畅意之事。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梅花、樱花打“头阵”,今年上海8...

新鲜又实惠,上海蜜橘今起在10座...

“夜猫子行动”如期而至,这个夏天...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