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海艳劳模创新工作室:守好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饶茗柯 发布时间:2024-02-07 18:01

摘要: 薄海艳劳模创新工作室秉承“科技创新、永续发展、仁术合一、关爱生命”的理念,探索中医诊疗新突破,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薄医生,在您这里开过几次药后,我的头痛好多了!”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景阿姨高兴地对给她做检查的薄海艳说。近几年,这里成为了景阿姨最信任的医院,无论是失眠、胃疼还是食欲不振,她都会来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院是居民的第一条健康防线,”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薄海艳坦言,“作为家门口的医生,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居民的身体状况,减轻他们的病痛。”


1995年,薄海艳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员,20多年来,她始终扎根社区,以专业的诊疗技术化解居民健康问题。作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模,她总想带着更多人向前跑。2017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2023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团队秉承“科技创新、永续发展、仁术合一、关爱生命”的理念,不断探索中医诊疗新突破,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个性化诊疗解决患者难题


“中医诊疗,尤其是针对社区居民的治疗,要讲究一人一方。”多年积累的中医治疗经验让薄海艳更加坚信,只有关注患者全身的健康状况,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才能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这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让患者长期饱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看着这些病人,薄海艳十分心痛。于是,她带领团队通过脑卒中信息系统了解每年新发病人数,并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家庭医生脑卒中中医药服务包”,不仅运用中医手段为脑卒中患者诊治、帮助他们康复,还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提供每月一次的个性化膳食评估及药膳指导,提高他们对中医药膳与饮食合理搭配的认知,改变日常饮食行为,有效降低脑卒中高危因素。


家住彭浦街道的樊先生突然发现左侧肢体难以活动,就医后被诊断为脑卒中,尽管得到了及时治疗,出院后仍旧出现言语含糊、吞咽困难等症状。之后他来到街道社区医院准备慢慢调养,没想到,在薄海艳团队针灸、推拿和药膳的个性化中医诊疗下,樊先生在3个疗程后完全康复了。“通过脑卒中‘中医药服务包’,我们将预防、治疗、康复三个环节串联起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个性化诊治的同时,降低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几率,居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薄海艳说。


做社区居民的“医”靠


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内,团队成员娄晓敏运用针灸、理疗等中医疗法为居民治疗疾病和养身调理……这里正是工作室联合香山医院打造的社区特色门诊。自2020年起,娄晓敏所在的临汾路894服务站开设了“施氏伤科”疗法特色门诊,由香山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孙波带领“施氏伤科”专家团队定期下沉社区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


“希望居民不再为看病奔波。”这是薄海艳的期许,也是团队引进各大医院医疗资源的初衷。近年来,工作室不仅打造出“施氏伤科”社区特色门诊,还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龙华医院的专家取经,学习针灸治疗先进手法。经过几年合作学习,团队8名成员的专业能力更强了,还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骨干。“团队75%的成员都是硕士研究生!”薄海艳自豪道,这些年工作室主持课题20多项,产出论文40余篇,娄晓敏还获得了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的荣誉。


最近,薄海艳团队又将目光转向中医护理,期望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这对团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但她们将全力以赴。未来,团队也将在守护居民健康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杨佳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