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在梦想和现实间——松江车墩劳务市场见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3-08-15 10:12

摘要: “征战”在梦想和现实间。

松江区车墩镇,一条南北走向的北松公路横穿其中。路的一侧,是影视乐园;路的另一侧,是劳务市场,这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沪找工作的“第一站”。


6月27日,下午2点,天空中飘着几缕细云,毒辣的太阳晒得人无处可躲。北松公路旁的虬长路上,在规模颇大的蓝帝劳务人才市场内,记者看到,店内聚集着几十名求职者,他们或双手背后浏览招工信息,寻觅合适的工作;或靠坐在凳子上,刷着手机。在这家劳务市场里,找到工作的人和正在找工作的人很容易区分:或坐或躺着的人已经通过工厂面试,正在打发时间等待进厂班车发车;那些或背着手、或叉着腰,在招工信息前不断游走的人,自然是还没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在这里,有些人的梦想已经启航,有些人还在梦想和现实的错位中“修正”航向;有人幸运,有人灰心失意,也有人认清现实,依旧心怀希望。无论是谁,都是为了实现梦想而在现实中奋斗。


收入是吸引劳务工的最大因素


“有空调”“包住包三餐”“环境优渥”“工资可预支”……记者走访发现,沿路的劳务介绍所贴出的花花绿绿的招工信息里,普遍将这些看起来足够吸引人的字眼标粗描红,并加上底纹,以期待更快招到工人。但是,对于不远万里从外地慕名来车墩的求职者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收入才是王道。“一个小时才十二三块钱,太低了!”一位正在寻找日结工作的求职者叹着气走出了永诺劳务的店门。在与永诺劳务相隔不远的杰英职业介绍所,中介正卖力挽留一名找工作的中年男子。“你头两个月进去,即便什么都不会,到手也能拿到5200元到5400元,等到第三个月你都学会了,你就能到手6500元到7000元。”尽管中介对中年男子进行了连珠炮式的推销,可中年男子还是摆了摆手,嫌工资太低、工作环境不好,走出了店门。


“我觉得上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还想再试试。”


北松公路一路往西,以车亭公路为界,职业介绍所的密度逐渐下降。此地的交叉路口有一处公交车站,车站的背面是一片树荫,几名求职者正坐在路边,啃着馒头,喝着冰水。其中一位年龄稍长的求职者奢侈了一回,买了一瓶冰啤酒就一张大饼。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他们找了一圈,暂无收获。与他们境遇相同的,还有一名刚从济南来沪闯荡的马先生。“我十二点刚下火车,就跑来车墩想找一份叉车工。”马先生背着半人高的登山包,一夜无座来到上海寻觅工作机会。“我也是从网上看到上海工资高,就想来试试,没想到对口的工作难找,日结工作的工资又很低。”手握叉车驾驶证,对高位叉车和普通叉车都游刃有余,却被现实打败的马先生感叹,今年是他的本命年,许多工作都卡在35岁,更加剧了他找工作的难度。“劳动强度大无所谓,只要工资给得高就行,就怕黑中介。如果这两天在上海找工作不顺利,我就准备回去了。”聊天中,马先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求职者的豁达:“我老家是陕西的,一直没看过海,从杭州下沙的一家汽车散热器厂辞职后,就买了票去山东,沿着山东半岛骑行了一圈看海。本想着一路骑到上海,因为天气太热作罢……”


“其实杭州的老板在我离职时就挽留了我,前几天又给我发消息,说‘外面走走看看,要是不开心就回来吧’。”马先生喝下一大口水,整理了行李,准备继续找工作。“我觉得上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还想再试试。”分别时,记者留下了马先生的联系方式,并将情况告诉给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就业服务部的就业指导员,请他们为马先生留意是否有合适的工作机会。


“好工作”愈发需要技能“傍身”


随着网络的普及,求职者更愿意通过线上渠道寻找工作。因此,现在每一家劳务介绍所,都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微信社群,并在上面发布招工信息。记者加入了一个有着182人的“车墩永诺劳务群”看到,中介每天都会发布大量招工信息。群中发布的技术要求含量较高、工作轻松的工种,对年龄和文化水平就有一定的要求——男女工的学历要达到高中,年龄上限一般为35岁至45岁。如果求职者超过45岁,工作的选择面就变得异常狭小,通常是年轻人不愿意干的、以体力活为主的夜班工作。


一圈走访下来,记者感受到,当前的招聘市场,可以用“不温不火”形容。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者,都有一些“慢热”——求职者找工作变得不慌不忙,迫切感下降,对工作的追求更加多元,希望找到轻松又高薪的工作;招聘者招人也变得宁缺毋滥,见好就收。这就意味着,“好工作”竞争愈发激烈,尤其需要一定的技能水平。“假如你手上有这个证、那个证,会叉车什么的,有一定工作经验,找工作就容易很多。”上海岳洋职业介绍所的中介说道。


许多来车墩劳务市场的求职者,都和马先生一样,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梦想朴实。望向现实,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提出2025年制造业GDP占比重回25%的目标,这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也是制造业招聘市场回暖在即的信号。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在稳岗促就业,2023年,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明确将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并推出了一系列援企稳岗扩就业举措。相信不久的将来,招聘和就业市场会慢慢回归常态。


(张锐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刊发于《上海工运》2023年7月刊)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