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科博会闭幕,吸引近11万市民观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19-08-26 17:17

摘要: 为期4天的上海科博会,共吸引了近11万市民观展,其中有8000多名专业观众。

今天,由中国科协指导,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科委、上海科技馆、静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上海科博会落下帷幕。为期4天的展会,共吸引了近11万市民观展,其中有8000多名专业观众。和往届科博会相比,本届科博会增加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新元素,从内容、载体、形式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有益探索。

 

科学和艺术终将在山顶相遇


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是一种时代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传统文化和历史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本届科博会给出了一个答案:用近5000平方米的“沉浸式艺术”展区演绎经典戏曲《梁祝》。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多通道交互技术,完美诠释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与传承。


一位是著名交响音乐作曲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者陈钢,一位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文庆,两位不同领域的大师在科博会相遇,跨界对侃,演绎了一场艺术和科学的温柔“碰撞”,奏响未来“最强音”。他们认为,无论科学还是艺术,要想做出好成果,“真”是真谛,科学求真,艺术只有融入真情实感才能感染受众。


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和跨界声音艺术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朱哲琴,则在科博会现场用设计给科学和艺术搭建了一座桥梁。他们用实践证明,设计可以跨越建筑、声音、视觉等艺术的维度,设计驱动的创新,可以实现艺术、科技和社会创新的融合。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正滋养市民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夯实基础。

 

科普也要跟紧“潮流”

 

眼下,垃圾分类、5G等热度不减,但关于它们的误解却依然存在。距离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已经近两个月,但环保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5G技术除了能让手机网速更快还能干啥?甚至有人还在担忧5G辐射会影响健康。


科博会现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展商不在少数。他们“各显神通”,充分将趣味融入科普。在复旦上科现场举办的垃圾分类擂台赛上,面对到处乱飞的垃圾,观众可以拿起手中的弓箭,将正在乱飞的垃圾射入垃圾桶内,若垃圾进入正确的垃圾桶则得分,否则扣分。通过分享垃圾分类科普小知识和开展互动游戏,让市民深刻了解到垃圾分类这项措施的前因后果,轻松掌握这项技能。当垃圾分类真正从大城市的“时尚”,变成多数人的习惯,变成“国民日常”,它所带来的改变和好处,才真正开始和显现。


在联通5G展区,关于5G的前世今生都被“扒了个遍”。观众可以从了通信设备和使用技术上知晓从1G到5G有哪些变化,还能通过无人机、智慧单车等互动,从数据分析、实时传输充分感受到5G为生活带来的便捷;2019年,虹口扣响5G之门,拨通首个5G电话,正式成为“全球双千兆第一区”,现场展示了虹口在建设“5G全球创新港”、打造“上海5G综合应用先导示范区”的成果。


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是科技创造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方法如果没有普及和推广应用,就很难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甚至还会因为没有及时科普,使得公众产生误解,阻碍科技创新的发展。所以,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样重要,更要赶上科技创新的脚步,为科技创新扫除认知障碍。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赏景、打球、看展,逛博物馆……位...

助力跨学科艺术探索,德稻曹俊跨界...

上海将打造成科学数据汇集、共享和...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