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奋斗者|忙到24小时“粘在”椅子上,洋山自动化码头有这样一名“大脑”智造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兴 发布时间:2019-10-21 09:23

摘要: 洋山港作为全球第一大的集装箱深水港,是上海也是全国港口领域的标杆企业,其建设模式及发展方向代表了港口行业的未来走向。

鸟瞰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一批作业小车忙而不乱。这些自动引导运输车,配有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规划最优路线、自动导航、主动避障。其控制大脑的制作者正是上海振华重工智慧集团交通软件研发经理——金鑫。




1980年出生的他,已是振华重工软件开发的一名“元老”,包括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内,目前国内的3个自动化码头,都有金鑫的贡献。


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2015年10月份,上海振华重工智慧集团开始参与洋山港自动化码头的建设,除了提供硬件设施,还要设计相关的软件系统。金鑫作为软件技术负责人,也开始参与这一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


洋山四期码头与其他项目不同,其设备规模前所未有。“规模大就意味着用的设备量大,单运输集装箱的AGV(自动引导车)就有130辆。而这些车辆全都是无人自动驾驶的,需要高精度的控制。如果没有控制好,就可能会发生设备运作不流畅,甚至碰撞。”金鑫告诉记者。


金鑫团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技术挑战,除程序算法需要重新开发和优化之外,AGV在通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原来的WiFi技术也不再适用,特定区域内的大批量设备通讯既需要保证稳定还要确保可靠。除此之外,洋山四期项目还采取了很多创新技术,例如AGV自动换电、轨道吊对AGV侧面装卸、轨道吊海侧双箱自动化等等。


“智慧大脑”的制造者


2016年4月,金鑫带领全体开发人员在洋山岛进行了一个月的封闭式开发。他们吃住在岛上,与用户一起办公,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甚至更晚。“我们白天与用户做沟通,进行流程分析、软件开发,然后测试人员当即对开发出的程序进行测试,这样第二天就知道测试结果,哪里需要改进就即时修正。”金鑫说。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金鑫的肩部、腰部总会时不时酸疼。因此,他格外珍惜每天的步行时间。“要到现场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我们都坚持自己徒步过去。虽然集团为我们准备了代步车,但大家都特别珍惜这段运动的时间。”金鑫坦言,那段时间忙到24小时“粘在”椅子上。


经过一个月的突击,金鑫和他的团队推出了洋山港四期的第一个软件系统版本。此后,以每月更新一个版本的速度,在2017年12月洋山自动化码头开港运营前,金鑫和团队如期完成任务,研发周期大大短于国外同类系统正常需要3年的周期,在设备规模和功能复杂度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现在,洋山港四期是全球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集装箱从船上到箱区,从箱区到集卡,都是全自动运行,连AGV换电也是自动进行,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粗略估算,节约的人工有近千个。由金鑫和团队开发的软件系统,成为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名副其实的“大脑”。


临危不乱解决难题


金鑫团队成员赵云还透露了一段往事,有一次,洋山现场车辆管理系统(VMS)更新的版本曾出现宕机,情况非常紧急,稍微出错,可能造成严重损失。金鑫临危不乱,先是联系现场实施人员退回更新,暂时使用旧版本保证现场正常运行。紧接着召集项目组成员开会讨论,联系测试组人员复现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金鑫发现是内存泄漏导致的程序宕机。这意味着他们要从中排查内存泄漏,而此举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一遍遍地排查、修改、测试,但项目进度依然停滞不前。就在项目组一筹莫展的时候,金鑫发动大家调整思路,直接从问题的根源去寻找解决办法。经过金鑫的关键把控及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大家很快排查出了全部的内存泄漏问题,也使得项目顺利展开。


未来,金鑫将协同他的研发团队,在追逐世界主流自动化系统的征程上不断创新,逐梦前行。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14万立方液化天然气明日进港,海...

“大胃王”与“绿巨人”成功牵手!...

外轮船员海上航行途中受伤,洋山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