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将建成40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施布局均衡有待提高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19-11-13 16:41

摘要: 上海下一步将着力围绕“三增”目标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对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相比,上海的社区养老还存在哪些差距?今天,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推进社区养老工作情况的报告。据悉,目前,上海各街镇已基本实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全覆盖,然而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布局不均衡、服务精细化水平不够等问题仍待完善解决。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全覆盖


面对超大型城市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的特点,上海把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作为大城养老的首选模式,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下、在亲情的陪伴中安享晚年。


据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介绍,上海重点建设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去年底已建成180家,今年的目标是实现街镇全覆盖,目前已基本建成。到2022年将建成400家以上。


同时发展社区各类功能性设施,包括:长者照护之家已建成155家,实现城镇化地区街镇全覆盖;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已建成600余家,服务2.5万名老年人;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已建成800余家,日均供餐8万多客。今年再次将新增200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到2022年底将实现数量“翻番”,达到1600家。


不仅如此,还将大力发展居家上门服务,推出了生活护理、助餐、助浴、助洁、洗涤、助行、代办、康复辅助、陪聊、助医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覆盖30多万老年人。


服务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申城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较快,但它与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实际需求无疑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不均衡、专业化水平较为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


在市人大代表为期3个月的监督调研中,不少代表就提出,社区养老机构配置标准还不完善。现在,除了日间招呼机构与人口数量挂钩之外,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只有区域设置要求(即每个街镇建设1个),与区域内老年人口数没有直接关联。由于不同街镇的面积、老年人口数及其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和点位需求也不尽相同,机构的布局还需更加合理。有基层反映,一些机构的选址与老年人口分布情况不尽吻合,难以为区域内大多数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服务。


而在具体的养老服务内容和质量方面,服务种类也比较单一,对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的分类考虑不够。有的代表反映,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差异比较大,如有些需要健康预防、慢病管理服务,有些需要按次收费的生活照料服务等。


相关区人大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助餐、助洁、助医和助急等四类服务。目前,这些服务发展还不均衡。如,助餐服务虽然能够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但有些老年人反映菜式选择不多、口味比较单调,在家接受送餐服务的老年人也反映饭菜保温情况不理想等。


养老服务市场“虹吸效应”突出


朱勤皓还指出,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重点表现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存在缺口和瓶颈。如何使养老护理员“进得来、留得住、稳得了、千得好”,需要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评价标准、职业晋升通道、激励机制等。


在人大调研期间,不少养老机构还反映,长护险试点后,从事长护险的护理人员收入较高,在养老服务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虹吸效应”,机构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愈发突出。


对此,上海下一步将着力围绕“三增”目标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通过“增量”持续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增能”,聚焦“人”“技”“物”“医”“管”等方面,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通过“增效”,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摄 影:叶佳琦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高院关于涉疫情刑事案件法律适...

网上传言“上海疫情快速传播来源是...

加速生产隔离服、口罩和纸尿裤,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