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创新也能登上“大雅之堂”!宝武工人金国平:用不服输的韧劲勇攀“无人险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0-05-19 20:01

摘要: 上海宝武《方坯连铸轻压下质量控制提升和优化技术》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5月19日上午,坐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的金国平心潮澎湃。作为现场唯一的技术工人,他和诸多上海顶尖科研工作者一起领奖,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高光一刻。


当天,他完成的《方坯连铸轻压下质量控制提升和优化技术》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对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高端钢材进口替代、提升国产钢材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堵车路上,灵感来了


自1994年进入宝钢(现为中国宝武子公司),金国平已经深耕生产一线26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解决了上百项电炉炼钢生产设备领域的疑难急症。此次获奖项目,就是他知难而上、勇攀“无人险峰”的成果。


2008年,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电炉厂从国外引进了一条连铸生产机组,用于生产轴承、轮胎子午线、桥梁缆索等高强度钢材用的钢坯,其中就包括控制这些钢材品种质量的一个关键工艺——连铸轻压下技术。该技术属于连铸质量控制的核心技术,长期以来由外方垄断。


“我们生产的钢材作为原料,直接影响着成品的质量,但是,这种高等级品种的钢材当时宝钢还生产不了。”金国平告诉记者,那段时间,这个问题成了制约公司产品拓展和质量提升的瓶颈。


面对这个难题,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摇头:“外方设计的能力就这样,我们也没办法。”


“产品质量工艺要求太高,依靠现有装备没办法实现。”


“干不出,就只能放弃这些品种,放弃这块市场”……


就连产品工程师也很无奈地说:“不行,就让外方来升级改造吧。”


然而,除去外方高额的改造费用不谈,长时间的停产施工对生产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不断对外方技术依赖又会导致制造能力的难以突破,造成长期被卡脖子……这一下成了当时大家争论的焦点和难题。


“能不能在现有条件下,发挥装备最大潜能,满足生产质量要求呢?”由于金国平长期在连铸一线负责自动化系统维护保障工作,并且天生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主动提出先自主攻关试一试的想法。


“那段时间差不多天天在生产线上,跟踪分析研究不同钢种的生产过程数据和设备运行参数,反反复复把外方的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打开研究,就连午饭时间、下班路上,大家也都在讨论下一步的试验方案。”金国平告诉记者,当时各种困难如影相随,几乎无时不刻困扰着他。


没想到,突然有一天,他在堵车的路上来了灵感。


“道路变窄处的堵车会造成流速失控,阻力增大,如果采取可变速度控制会怎么样呢?”他连忙把这个设想记下来,召集工艺生产和设备的攻关团队展开可行性分析。


接着,金国平开始自己动手编写控制程序,这就相当于在外方的原生系统内变相“动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对设备系统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凭借着格外的细心和严谨,他加入了系统动态差速分配,使机组在高等级品种生产中的最大负载率降低了约20%。结果,一下子就提高了高碳钢品种轻压下控制过程的稳定性。攻坚制胜的第一步,就这样迈出了。


这项成果于2013年起在宝钢四流大方坯连铸产线上开始应用,保障了优质高强钢品种的批量稳定生产,近三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5900多万元。


蓝领创新,政策扶持很给力


众所周知,蓝领创新已成为宝武的一张响亮名片。中国宝武历来就有倡导蓝领创新的文化和基因,鼓励每一位员工投入创新和改善,为每个人都开放了改善攻关、科研技改的实施途径和流程。


金国平告诉记者,只要是和现场的安全、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的改善相契合的技术创新,总能得到单位领导的支持、资金的扶持。“我这个项目的方案也是自主提出后,在流程上得到批准后立项实施的,虽然项目有风险,但领导大力支持,给了我经费,还配备了很多专业的支撑力量。”


“创新技术如果能产生效益,经过财务审定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金国平说,这种奖励还不是一次性的,“若第二年依旧有收益,还能继续获得奖励,所以很能激励一线职工持续创新。”


同时,宝武非常重视技术工人的传帮带。“在我们宝钢股份,就有几十家职工创新工作室设在一线的基层厂部。”他自豪地告诉记者。


金国平工作室团队成立6年来,通过以点带面开展传帮带教和协同攻关,创新成果从无到有,目前已累计取得各类创新成果53项,成果效益共计9592万元,工作室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一些年轻的技术工人通过锻炼,都纷纷成为一线的骨干和创新“小牛”。


技术工人越来越受重视了


“能够参加今天的大会,我感到非常激动和感恩。像我这样的普通一线技术工人,创新成果也能登上‘大雅之堂’,这不仅说明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也告诉大家,社会对技术工人在制造业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是充分重视的。”金国平说。


在他看来,随着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不仅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人员,同时也需要大量懂技术会创新的一线技术工人。只有把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结合起来,把实验室和现场结合起来,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改善、创新攻关,才能更快拥有核心技术,避免被卡脖子,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制造强国。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国新办发布会|浦东将不断完善支持...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0》出炉...

以需带供服务世界!全球技术转移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