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奋斗者|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下地,这个80后在葡萄园里成长为科研能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0-07-13 16:26

摘要: 王素青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葡萄园,她也没想到会与葡萄结下如此甜蜜的缘分。

在葡萄架下,身穿浅蓝色工作服,扎着马尾辫。简单、干练,这是王素青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992年夏天,葡萄成熟的季节到了。刚上小学4年级的王素青每个周末都会拿上一杆秤、少许零钱到村口自家的葡萄园当小掌柜。那时,葡萄是纯露地种植,成熟时的果穗总是招来很多金龟子,因此必须抓紧时间卖出去。童年里,那段全家人齐心协力种葡萄、卖葡萄的时光,总会让她的心底涌起“替父母分担的甜”。


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王素青进了马陆葡萄研究所,此后12年,她成长为了马陆葡萄公园农技人员,心里总是因为有葡萄而感到甜甜的。


不怕下地干活,她说“我可以吃苦”


2007年冬天,研三的王素青收到了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的面试通知。她清楚地记得,面试那天,时任所长单传伦问她:“一线的农业单位即使女生,也需要下地,不是整天待在办公室打打电脑、整整材料就可以的,你怕吗?”当时,她态度坚定地回答:“我可以!”


这并不是一句口号。很快,王素青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挑战。2008年的春节,上海大雪纷飞,夜深了,葡萄园却异常热闹。大家手里拿着一根一端缠着布头的竹竿、身上披着雨衣、脚上穿着雨靴,还在实习期的王素青也连忙起身,跟大家一起进大棚用竹竿撑住棚膜上的积雪。


为了防止积雪压塌大棚,大家2、3个小时就需要出去查看一次。看着整夜无眠、行色匆匆的同伴们,王素青瞬间忆起了儿时夏夜里看园子的父亲。这也是她来到葡萄园后和同事们齐心协力做的第一件事,尽管寒风刺骨,但王素青心里泛起了“葡萄园是一家人的甜”。


挑战技术革新,她说“让我试试”


2008年的夏天,她第一次知道,原来葡萄的世界竟然如此奇妙:葡萄品种不单单有巨峰,根据成熟期不同,可以从6月初一直到10月初前后上市50-60个不同品种;一串葡萄不是越多越好,原来还需要疏粒,每个品种根据不同的果粒大小规定了留粒数。原来,小时候自家纯露地种植的葡萄并不好,与在设施大棚里的精心培育的葡萄相比,品质竟是“天壤之别”;农业旅游并不老土,原来也可以有这么大的人气,容纳200多辆车位的停车场可以停得满满当当的。看到这些,她的心里是“丰收在即的甜”。


2012年春天,所长突然喊王素青去巨峰地,让她按照自己的4指宽整巨峰的花序。要知道,王素青的四指宽也就5公分左右,按这样的标准,花序奇小无比,王素青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葡萄也是需要‘计划生育’来保证品质的,但需不需要整成这么小,所里有不同的声音。不过,所长一直鼓励我试一试,就当做实验了。”她花了一天的时间,最终完成了一个棚的花序整形。之后,她还每天测花序长度、关注天气变化,慢慢的,花序长了一点、再长一点,直到赶上生产的长度。最后疏粒环节中,实验地因为留了穗尖、单穗果粒较少,提高了疏粒的效率。而最后成熟期,实验地串串圆锥形果实、标准的每串40-45粒葡萄,印证了巨峰留穗尖的可行性!这时她心里深深感觉到的是“技术创新的甜”。


科研答辩第一名,她说“不做好不罢休”


2018年是王素青工作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因为园区人事安排的调整,王素青开始接触葡萄园科研申报的工作,刚一上来就接手了“上海市水果标准园”的申报创建工作,为期2年。从最初的不知道怎么下手,到最后2019年底验收时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她的能力再次被肯定。


创建初期,王素青也有过不知所措:资金用在哪里?标准园创建侧重点有哪些?减肥减药怎么操作等等。她说:“好在自己有股倔强劲,不做好不罢休。”于是,她梳理出思路,开始逐项逐项地展开,资金使用对照基地情况结合创建指南缺什么卖什么;标准园侧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那就从贯彻葡萄种植技术、定制品牌包装、加大宣传推广上下手;减肥减药更是创建重点,农药选择植物源、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肥料增施有机肥、重视生物肥和水溶肥的使用。在做好一步步工作后,终于在验收时收获了“上海市水果标准园”创建成功的好消息,这时,她的心里是“潜力被激发的甜”。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新时代奋斗者|面向世界难题,这位...

新时代奋斗者|生命终点的“守望者...

新时代奋斗者|用中国技艺打造中国...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