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就业够“稳”!城镇登记失业率仅3.6%,三轮创业带动就业82.5万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19-08-14 10:20

摘要: 本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下降,去年年末仅为3.6%,整体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头等大事。当前,上海的就业状况如何,够不够“稳”?


在今天上午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指出,本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下降,去年年末仅为3.6%,整体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前三轮进行的创业带动就业活动,成功帮扶82.5万人走上岗位。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全市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就业规模逐年增长,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下降,去年年末为3.6%,整体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近年来,本市就业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但青年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面临一定压力。本市坚持把这“三类群体”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分类施策,努力守住就业底线。


为改善部分青年长期失业现象,2012年以来,本市大力实施了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并多次将促进长期失业青年就业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实行量化考核。通过专项帮扶,上海青年失业现象不断好转,2019年6月,登记失业人员中的青年占比为20.53%,相较2011年下降近9个百分点。


在积极促进青年就业的同时,上海还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完善落实就业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多渠道、高质量就业。


针对困难群体就业,上海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企业吸纳和灵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帮扶机制;实行公开承诺,确保“零就业家庭”在确认后一个月内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在认定后三个月内实现就业,努力不让一个困难人员掉队。今年上半年,共帮扶2.4万名新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不仅如此,今年本市还将“为1万名建档立卡农民提供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纳入实事项目,以帮助其中6000人新增就业作为目标,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近年来,本市连续实施了四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区建设,并将创建工作向社区延伸。据统计,2009年至2017年的前三轮行动计划,累计已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0.6万人,带动就业82.5万人。



围绕创业者在融资、成本、能力等方面的突出瓶颈,本市着力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缓解创业者融资难题;实施初创期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场地房租补贴等政策,着力降低创业企业成本;探索构建能力测评、创业培训、创业见习、专家辅导相结合的能力提升模式,不断提升创业者自主创业能力。


不仅如此,上海还建设了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和分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产品试制、项目孵化等服务。开展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落实奖补政策,提升孵化成效,目前共建成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14家。建设创业指导站,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在本市高校设立创业指导站48个,今后还将逐步延伸到创业热情较高、条件相对成熟的中职院校。


近年来,上海创业氛围日益浓厚,2018年市民整体创业活动率达到12.7%,实现了连续十四年的增长。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劳动者技能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就业水平,也关乎经济转型发展的大局。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建设一支适应产业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技能劳动者队伍,是民生所望、发展所需。



最近,国家出台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启动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上海近期也以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出台《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1年)》,围绕十大重点领域实施10项技能提升行动,并提出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引进交流、服务保障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加大人力资源供给,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


大规模推动企业职工培训、面向各类劳动者开展社会化培训、大力实施专项培训、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和“双证融通”试点……近几年来,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持在100万人次以上,约占全国总量的10%。2019年上半年,上海就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1.27万人次。



不仅如此,目前本市共有110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其中16家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大力推进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以世赛为引领,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截至目前,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33%。



优质服务促进资源配置


近年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供需较为活跃,总体上招聘岗位数大于求职人数。在发挥市场自发调节就业作用的同时,上海积极优化就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招聘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观念不合理、人岗不匹配的问题,使市场更高效地配置人力资源。




据了解,申城建立了需求排摸机制,以劳动力资源调查为入口,定期组织开展排摸,了解求职人员的就业意向、技能水平和服务诉求。建立分类服务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制定了涵盖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见习、创业咨询、就业援助等在内的服务清单,按需定制服务。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长期失业青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实名制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


不仅如此,本市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聚焦求职招聘需求旺盛的节点,集中开展全市性的招聘服务活动,为求职人员和企业牵线搭桥。大力推进网上常年招聘服务,开发了上海公共招聘网络平台,推出了基于移动端的APP版、微信版,企业和个人可随时随地进行对接。


同时,积极推进就业领域的全市通办、一网通办改革,进一步打通渠道,将就业政策的操作和业务办理不断向下走、线上走,做到基层能办的不上面办、全市能办的不定点办、网上能办的不现场办,尽可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风险防范确保就业稳定


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就业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虽然本市就业形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预期总体是好的,但面对外部环境变化,需要积极应对、防患未然。


目前,本市正在开展全方位就业监测,着力完善网上监测、社区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多层次就业监测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监测本市就业形势。开展重点企业监测,加密监测频率,完善监测手段,动态掌握企业用工变化。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了分级预警、分级响应、分级应对的预案措施,努力做到失业风险有预判,预警指标有监控,应对举措有层次,保障稳定有底气。


除此之外,降本减负,将风险化解在源头。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本市先后多次降低职工社保缴费费率,通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稳定和扩大用工。同时,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对不裁员、少裁员的用人单位给予补贴扶持。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有11.79万家用人单位享受补贴,补贴金额达21.36亿元。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人社部:春节期间8700多万外出...

职来职去| 收入越高,睡眠越少,...

专家观点|疫后消费为何恢复迟缓?...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