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最多“慢”一月!金牌职业指导师告诫应届生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19-09-17 18:10

摘要: 虽然“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但长期“慢就业”对年轻人未来求职弊端重重。

毕业了,却不着急就业?这样的“慢就业”现象,如今在沪上的应届毕业生人群中不乏少数。


在今天举行的“江浦汇?宝地乐业空间招聘会”上,杨浦区金牌职业指导师武亭指出,虽然“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但长期“慢就业”对年轻人未来求职弊端重重,在她看来,应届生最多“慢”一月,以免出现职场不适应。


多重原因导致“慢就业”


今天的招聘会现场,共邀请了29家用人单位,开放近100个招聘岗位,吸引了200余名青年大学生参与。记者在现场发现,可能是为了针对更多应届生,岗位门槛并不高,且企业质量也不低。不过,仍有部分求职者似乎兴趣不高,甚至有“走马观花”者。


“现在的年轻人,不少人越来越不着急找工作。”武亭表示,她们在职业指导中发现了一种倾向,部分应届生开始选择“慢就业”,虽然总体比例并不高,但这一群体确实存在且人数近年来有所上升。


武亭分析认为,“慢就业”的原因各异,有的应届生想“玩”,认为自己这么多年学业的忙碌,终于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放松身心;有的则是希望提升自己,忙着留学考试等;还有的则认为暂时没有适合的工作,继续摸索观望……


“我们发现,慢就业主要从85后开始出现,到了95后开始比例增加。”武亭如此说道。


“太慢”导致职场不适


值得指出的是,和早期的“宅一族”相比,“慢就业”仍有就业欲望,而并非不愿就业。


对此,武亭也表示认可。在她看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届生在“慢就业”期间自我充电、长长见识、增强本领,这样的“慢”实则是一种沉淀和积累。


“但是,这是有时间限度的。”武亭指出,“慢就业”等待的期限不宜过长,不要让自己变得颓废,更不要故意拖延,因为时代更新速度很快,跟不上节奏有可能会被社会淘汰。


在日常指导中,武亭遇到过多位所谓的“慢就业”应届生,其中3个月以上的比比皆是,半年以上的也不少见。这些年轻人普遍心态出现失衡,有的即便走上工作岗位,也因为职场不适,与同事、上司出现矛盾。


在武亭看来,消极的“慢就业”,其实就演变成了“懒就业”,最终或屈从于工作但心中不忿、或“高不成、低不就”、或干脆放弃寻找。


最多“慢一月”即可


武亭告诉记者,通过职业指导的实践,她认为“慢就业”的最长期限应该在一个月左右。


她指点应届生,选择“慢就业”犹如赛跑,开始时后退几步,是为了将来跑得更快更远,但是不能一味后退拖延,否则别人都跑到终点,自己还在起点处徘徊。还是应该做好规划,给自己一个合理期限来缓冲。


此外,为帮助应届生更好找到岗位,今天的招聘会现场还引入“无纸化”智能人才市场,从求职者入场到最终面试结果记录全程采用无纸化操作。招聘过程中,求职者秩序通过手机扫码,就可查阅企业信息、自动分类储存简历,以供企业随时查阅。

摄 影:罗菁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部分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半月谈:或...

慢就业?最多“慢”一月!金牌职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