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时代已来,制造业工人怎么办?代表:想要“人工”战胜人工智能,创新+转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0-01-19 17:25

摘要: 人工智能 制造业 代表

10年前,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的机加工车间里人声鼎沸。三十多个操作工每人操作一台设备,一道工序完成后,通过小车送到下道工序。有时零件搬来搬去,还会磕磕碰碰。所有工序完成后,零件有些部位需要接受人工检查。


10年后,机加工车间里又是什么样的光景?


市人大代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科高级经理徐小平告诉记者,“人海战术”早已成为历史,生产线已全面进入自动化。机器人负责抓取零件,传送过程中不会造成硬伤。机加工车间生产线人数大幅减少,只剩下少数人看管自动化设备,处理突发情况。依靠人工检测的部位已经由许多视觉检测装置取代。


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装备不断涌入车间。这在制造业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大势。当智能逐渐替代“人工”,传统劳动力大量减少,工人们怎么办?在今年的人代会现场,代表们一针见血地提出:创新思维决定成败,岗位仍是最好的职业培训老师。


图:徐小平代表接受劳动报记者采访


现实:“机器换人”2年就能回本

再过几年数控工人将被淘汰


工厂自动化,无人车间已是大势所趋。徐小平代表说,从企业的立场来看,是欢迎这个变化的。“自动化以后,数据的稳定可以带来质量的稳定,过去人工操作时因失误而导致的质量成本上升的现象明显少了。”徐小平说,自动化率提升也直接导致劳动生产率(即工人人均产出率)每年提升,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也曾有人质疑:工厂购入设备也需要资金,机器换人真的划得来吗?徐小平为此特意细细算过一笔账:就以他所在工厂的装配部门为例机器换人,最多2年内就会收回成本,并且,机器比人工操作更安全,在薪资的稳定上会起到积极作用。


市人大代表王曙群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事业三部(九分厂)担任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上海航天局首席技师。来自一线岗位的他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以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的数控工人为例。 20年前,他们特别抢手,收入要高于企业普通员工的1.5倍以上;10年前,他们收入约高于企业普通员工1.2倍。现在,只能与普通员工持平。“再过10年、20年呢?目前3D打印技术突飞猛进,各类新型技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我推测,大部分制造企业会通过3D打印机来进行生产工作,数控工人可能会被取代。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纺织业曾辉煌一时,全上海相关从业者超过100万人次,但现在,纺织行业早已不复昔日盛名。同样的,近几年,钢铁、化工行业也在由盛转衰。”王曙群认为,时代在变,不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产业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这样的形势下,制造业工厂与一线工人如果还不能尽早转型,最终也会像纺织工人一样,成为时代的弃儿。


图:王曙群代表参加人代会


建议:即使在基层岗位

工人也应像科学家那样创新


在“机器换人”的时代大背景下,产业工人队伍到了转型的关键期。人工如何战胜人工智能?代表们认为,在这种趋势下,工人自身更加需要有创新意识,提升技术能力水平。


王曙群认为,如果岗位被取代,这就说明自身的技能或者知识水平老化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你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更要有一颗上进的心。这是抵抗岗位更迭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他说,再好的机器也是由人主导创造,人工智能的开发运用、机器人的生产不是科学家一拍脑袋就决定的。它从理念、技术到真正落地投入使用,离不开在基层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上海的产业工人队伍庞大,但顶端优秀人才仍旧凤毛麟角。其实,新技术的发展虽然给工人们带来了冲击,但也带来了机会。”王曙群说,放眼当下,像包起帆、王军等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光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最近6年内就有4位生产一线的工人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在同样的岗位当中,为何一些工人可以走上更高的平台?


王曙群认为这与他们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倒逼着工人成长,也激发了工人学习意识。“五六十年代的劳模,他们身上体现了吃苦耐劳、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但现在的劳模精神,更多地集中在他们的创新、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在基层岗位,新时代的工人也得像一个科学家那样去工作。


徐小平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做维修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应对新状况。有时,新技术的发展也会让我难以招架,这就需要我主动思考、学习。可以说,我做了40多年工人,其中30多年都在不间断的学习。”比如,激光技术引入汽车生产制造后,最初工人们对此都不了解,激光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动辄得等上数个礼拜的维修,损失不可估量。在这种压力下,徐小平开始自学激光理论,并请教供应商和技术人员,拜访国外专家。最后,他通过反复钻研,终于将其攻破,掌握了自主维修的能力。


徐小平说,如今他管理着700多台智能化设备,但这不意味着工人们就没事干了。他们得自己维护设备,不停地学习知识。“机器换人”,只不过是从生产线操作员变为了机器人操作员这种更具技术含量的职位。在这样的转变之下,工人一定要进取,要创新一切想法、手段。这样方法才会越来越多,技能也会越来越高。


对策:将职业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要紧跟产业转型


工人要有转型的自觉,企业也有帮助培训的责任。代表们认为,岗位仍是最好的老师,工人们可以先学技能,后补理论;在此期间,企业应该站出来帮助员工跟上技术转型的步伐。


“传帮带”仍是技能培训有效手段


“我发现凡是在一线岗位上的工人,他在实践中摸索设备、机器人,他成才的速度要比科班出身的快。为什么?因为车间里他能碰到许多问题,这些处理问题的经验是专业书本上学不来的。”徐小平指出,传帮带、师傅带徒弟,这种传统的方式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很有效。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企业的技术培训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推进,但真正的职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技术工人的转型,还是应通过师徒带教这种传统途径。


“这种量身定制的,手把手的教导,比委托社会机构培训工人有效多了。”徐小平透露,他正着手在上海技师网上开一个版块,通过发布一些高技能人才的专长、从事的专业等信息,让其他一线工人拜师学艺。不仅如此,这个平台还将打破行业门槛,实现跨界结对。“许多工种没有行业特征,不管是哪个行业出来的大师,只想你想学技术,你都可以去拜他。技能本身也应社会化,而非行业专用。”徐小平说,技师网预计春节后就上线,届时,他们将根据社会反响,每年举办一两次团体拜师会,在社会上也营造学技术的氛围。


用足职工培训费助力技能转型


企业是开展职业培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的主体。依法足额提取和使用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是企业加强职工培训、提升技能素质的重要保障。记者了解到,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培训经费;《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规定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点五足额提取职业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以按照百分之二点五提取,列入成本开支。


然而,2019年,市职工技术协会对52家开发区(工业园区)的1416家企业开展了专项调查发现,近1/3的企业没有依法提取教育经费,近一半的企业没有完全使用年度教育经费,近1/3企业没有做到60%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一线职工。


为此,在今年人代会上,徐小平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依法提取和使用的建议》。他呼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依法足额提取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对未足额提取和提取后未按规定使用的企业,暂停地方教育附加经费的资助。他建议,发挥企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最大效用,鼓励企业依托首席技师工作室等开展教育培训。“要让所有职工教育经费足额、按时、按需求到位,真正惠及到所有技术工人身上,让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去实现技术转型。”他说。


高校积极思变适应技术变革


目前,部分应用型高校负责人也敏锐捕捉到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对劳动者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他们思考的,是学校如何缩短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


“我们始终以职业为导向,紧跟上海城市发展需要,掌握产业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生的培养计划。”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俞涛代表告诉记者,2018年,我国高校首次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二工大是上海四所率先增设专业的高校之一,学生将接受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智能制造工程师基本训练,成为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目前,二工大也同商飞制造公司联合申报开设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这些都是高校随着上海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先进高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培养人才最有力的回应。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