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厘米双曲面中闪耀匠心!这些“创意大脑”为职工打造都市新版“引力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琳 发布时间:2019-09-14 18:00

摘要: 这个看似毫不费力的作品,在设计上却颇为复杂,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积极参与。

第四届“引力场”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公园拉开帷幕。一场探讨如何用创意来激活临时空间的开幕研讨会,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积极参与。


作为一个公益、持续的公共艺术项目,“引力场”发起于2015年,由大象设计和喜布特展联合主办,每年邀请知名建筑院校在校学生参与,以联合教学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大象设计总建筑师、合伙人王彦主持工作坊创作,策展人贾布进行临时空间策展,今年已经是第四届。每届引力场都会选择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组兼具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空间装置,并在活动期间组织大量的公共文化活动,鼓励市民参与。前三届引力场分别在静安寺广场、中信泰富广场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西侧广场举办。


“引力波”点亮世博公园


本届引力场的建筑装置作品名为“引力波”,是一个占地约1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由钢结构基座与木质双曲薄壳顶盖构成,造型轻盈简洁,仿佛在黄浦江边翩然起舞的一片波浪,与上届“引力场”的举办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隔江相望。

这个看似毫不费力的作品,在设计上却颇为复杂。得益于极为创新的、以直纹面为基本组成单元的双曲面结构设计方案,“引力波”的双曲薄壳实现了极薄的结构厚度——表面积达140㎡的双曲面仅有6厘米厚。“引力波”的设计工作由大象设计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建筑系合作完成,以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形式展开。


在十余天的展期里,“引力波”将作为世博公园里的开放舞台,先后会有“手感?材料实验室 * 八分园美术馆”、“游幕戏剧集?飞来即兴戏剧互动”,以及“闪电展?探秘先锋设计”等文化艺术项目在“引力波”中举办。


一个空间装置,一组公共文化活动,构成了“引力场”项目的核心内容。“引力场”首先是基于一片城市广场,是建筑师介入城市公共性问题的实验场。同时,装置中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还把这里变成了剧场、展场,趣场,成为公众自由交流互动的游乐场。不同类型的活动与事件在这里产生共振、相互影响,形成“建筑艺术与公共文化生活的多场耦合”。


“临时空间 创意激活”研讨会


如何用创意激发空间的活力、继而形成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促进城市生活的凝聚力,是“引力场”几年来持续思考的问题。在题为“临时空间 创意激活”的“引力场”开幕研讨会上,七位嘉宾跨越了建筑师、艺术家、导演、策展人、媒体人和学者等社会职业身份,回归于更为纯粹的角色——空间的创造者、使用者、观看者和研究者。他们的分享既有切身的空间经验,也有旁观者的冷静思考。


“引力场”总建筑师、大象设计合伙人王彦简短回顾了过去三届“引力场”的成果,并重点阐述了本届作品“引力波”的设计思路。他讲述了如何在激活空间活力的目标下,结合场地特征打造“视觉吸引力”和“互动性”,推敲作品的形态、结构和材料。

全移动空间创始人,同样是建筑师身份的吕慢,以她发起的全移动空间“超级蛋”为例,讲述《第三类商业激活城市热点》。


戏剧工作者孙荣波,以他十余年来在各种公共空间的表演经验,向观众开启《楚门的乌托邦——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在中国》。

同样作为戏剧工作者的何鸣晖导演,在从事舞台戏剧工作的同时也操盘多个文旅项目,《从观演到空间,从激活到本底》从戏剧观演关系和文旅体验设计的角度,探讨了空间与观演关系的互为构成,以及延伸到城市临时空间与原生文化积存之间激活与释放的关系和操作可能。


策展人朱纪蓉博士以《空间?流动?游牧:策展地理学的探索》为主题,从策展研究的角度,探索了当今展览空间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展览参与者的流动性与游牧性,以及这样的特性对于展览实践的意义。


作为《时代建筑》杂志的运营总监,戴春博士同时还是Let’s talk 学术论坛创办人,以及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发起人。在《制造连接感——激活临时性公共空间》的演讲中,戴春博士探讨有活力的临时性公共空间常常呈现出“暂时的持久性”,“制造连接感”就是为其提供一种与公共生活之间可以持续发酵的“强连接”,激发主动性的活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德国际会展研究所所长王春雷博士正在系统地研究“第四空间”概念,并正在着手准备关于第四空间的研究专著。《第四空间——为公众打造更好的情感纽带》便是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向观众解读何为“第四空间”。概念如何厘定、空间如何运营、价值如何创造,以及公众如何利用它来建设有品质的生活。


图片来源:goa大象设计


责任编辑:陈琳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6厘米双曲面中闪耀匠心!这些“创...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