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推进职代会制度建设,加强阵地拓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19-12-03 14:04

摘要: 医务工会成立70周年专题:上海市医务工会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主席马强访谈。

作为上海文教卫生部门最早成立的产业工会之一,上海医务工会即将迎来建会70周年。70年来,上海医务工会在全面履行工会各项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具有卫生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一代代工会人的共同努力。作为曾经的领衔者,原上海医务工会主席马强日前接受劳动报记者独家专访,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工会工作经验和感悟,深情回眸上海医务工会70年光辉岁月里的难忘瞬间。


多向职工“亮家底”,全面推进职代会制度建设


马强是1998年进入上海医务工会工作的,在此之前,他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从高校到行业工会,马强深知职工在推进工会建设中的重要性。于是,当选工会主席的第一年,马强就将全面推进职代会制度列为了医务工会工作的重点。


他告诉我,当时上海卫生系统中已经推进落实职代会制度的医院比例并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单位中,职代会制度的推进难度仍然很大。但在马强看来,职代会作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民主管理制度,并不是一个新事物,而应该是工会工作中的一个“经典制度”。


于是,一场关于如何全面推进上海医务工会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座谈会在华东医院应势召开,会议邀请了当时申城三甲医院中未开展职代会制度的单位代表参加,从各个层面向基层医院分析落实职代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那场会议中,马强听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但他深知,纵然不同企业、不同医院的情况不一,可是落实职代会制度的关键点应该是一致的,即让广大职工有机会、有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上海医务工会顶住压力,勇敢向职工“亮家底”。这项工作坚持了一两年后,职代会在上海卫生系统内的覆盖率显著提升,从原先的不到30%迅速激增到90%以上。马强告诉记者,深化职代会制度建设,医务工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项工作或许会有起伏,但它能够保障医务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也是老百姓当家作主的一个具体体现。



加强阵地拓展,向非公医院、非在编职工敞开大门


作为工会组织的神经末梢,非公企业工会在整个工会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让马强印象深刻的第二件事就是上海医务工会在组织非公立医院建会、吸引非在编医护职工入会方面的投入力度。


据马强回忆,上海市医务工会一直密切与企业职工医院的联系,并于2004年启动了民营医院工会组建工作。在各区医务工会的努力下和民营医院经营者、管理者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全市民营医疗机构中建立工会的达到118个,其中独立建制工会的107家,联合建工会11家,共覆盖单位175家,占应建单位总数的76.67%。


不仅如此,为了使民营医院工会工作从“建起来”向“转起来”、“活起来”发展,市医务工会还积极举办民营医院工会主席培训班,努力提高民营医院工会主席的工作能力。并通过成立民营医院工会联谊会,增强民营医院工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统一民营医院工会的运作。


为了让更多医护职工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吸纳更多非在编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入会,成为了当时马强思考的另一大课题。上海医务工会对这一群体敞开了大门,不仅及时做好了非在编医护职工的入会工作,而且立足“融入”,努力在民主权利、生活保障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整个采访过程中,马强提得最多的一个词还是“初心”。医务工会的初心是什么?在马强看来,医务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组织、宣传、动员群众的平台,更是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


那么,一个医务工会工作者如何保持初心?马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进行解释。“工会就像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的一块砖,但它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块砖,我们要做的是长城上的一块砖,要了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找到了初心自然就明确了方向,一切工作才会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逆行一线,东山、梅山基地骨干支援...

一天需测十几万人,上海市生物医药...

他们是电力卫士、白衣天使、社区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