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工人发明家胡振球上新了!“垃圾车挂桶实时称重系统”诞生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张锐杰 发布时间:2019-12-06 11:04

摘要: 把普通产品做到极致,使自己真正成为专注于细节、专注于创新、专注于品质的“工匠”型人才。

这半年来,“上海工匠”胡振球格外忙碌:研制为飞机清理结冰的除冰液车、矿山爆破抑尘车、可实时称重的垃圾车……其中,由他和团队发明的“垃圾车挂桶实时称重系统”,在运送的过程中能实现精准称重,提升垃圾分类的管理效率,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过程中贡献了“工匠力量”。


日测上百次缩小误差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有调查显示,“条例”实施5个月来,超七成市民能做到主动分类投放。但是,环卫部门在清运垃圾的过程中,垃圾重量往往都是粗略地按桶计算,非常不精确。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黄浦区的环卫部门,几经考虑,该部门找到了胡振球,希望胡振球能帮他们解决这一问题。


胡振球爽快答应下这一请求后,便和“胡振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投入到紧张的研发中去。“简单实用”是胡振球一贯的发明风格。因此,整个团队几经易稿,最终通过在垃圾清运车上加装“垃圾车挂桶实时称重系统”实现了这一功能。


“‘垃圾车挂桶称重系统’是垃圾清运车上的一个传感器,通过该系统可检测垃圾车作业过程中垃圾挂桶的数量、垃圾挂桶的重量、垃圾挂桶重量的日累加量和垃圾挂桶的总累加量。收集的数据还能打包上传至远端服务器,并进行数据解析,形成各种称重数据后台报表。这个系统,不会改变原有的操作过程和操作习惯,后续买的新车,还可以直接和生产厂家对接,在出厂前就把系统装好,非常方便。”胡振球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这项最新发明。


发明的原理听来总是简单,但实际过程却并不如此。在发明的道路上,与喜悦相伴而至的,往往是五花八门的难题。“发明初期,‘误差大’是最大的难题。我们称重系统靠的是感应,车辆的抖动以及垃圾桶垃圾容量的不确定性,都能影响到液压油缸,导致垃圾车挂桶称重出现不稳定。一天累计下来,误差相当悬殊。”胡振球说,“后来我们团队不断实验,一天要测试上百次,持续做了一个半月,才计算和优化出最合适的参数,现在误差能控制在5%以内。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胡振球告诉记者,目前,黄浦区环卫部门已经有几辆垃圾车装上了他发明的这一系统,穿梭在辖区内各个垃圾集中投放点,进行实地测试。相关专利也已经提交了申请。可以预计的是,“垃圾车挂桶实时称重系统”一旦投入市场,必将大大提高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效率,让垃圾分类和收运情况一目了然,更为今后相关垃圾分类政策的制定,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



发明源于满腔热爱


如今,胡振球已是著名的“工人发明家”、“上海工匠”,而在他刚入职的2007年,他在技术方面还是“白纸一张”。从一线职工成长至今,他的故事是创新改变命运的最好注脚,更源自于他对工作的满腔热爱。


早在学生时代,胡振球就发觉自己迷上了机械制造。高中毕业后,带着对机械的这份热情,连高考都没有参加的他就报名去了扬州的一家机床厂。入职以后,胡振球跟着师傅从学徒做起,给全国各地的工厂安装成套设备。没做多久,不谙世事的胡振球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到上海闯荡,学点真本事。


“学历低”加之“不懂技术”,这两块绊脚石让他的上海求职之路着实有些坎坷。好在闵行一家民营企业——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聘用了他,22岁的胡振球就这样留了下来,成为装配工。可入职没多久,胡振球就蒙了:汽车行业对他来说是全新的行业,以前学的完全不对口,别的不说,连最基本的图纸都看不懂,这可怎么办?胡振球心里暗暗下了一个决心:“做工人就要做个好工人”。勤勤奋奋学习,踏踏实实干活,早日把“欠的账”补回来。


翻遍职工书屋的书,缠着老师傅讲图纸;通过自学,先后拿到了专科、本科学历;去年,还被评为上海市首席技师……胡振球在他所热爱的领域,把知识联系实际生产,学以致用,逐渐“上道”了。喜欢琢磨的他,还时不时根据市场需求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技术革新70多项,技术攻关20多项,获得各种专利达21项。虽然胡振球取得了众多不凡的成绩,但他始终把“把普通产品做到极致,使自己真正成为专注于细节、专注于创新、专注于品质的‘工匠’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引领着他与梦想走得更近。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疫路上有你同心守“沪”,上海金融...

职工故事|疫情防疫中的集体智慧:...

三代劳模工匠的成长奥秘,静安园林...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