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凤祥首饰设计师杨喆:用首饰作品“讲”好中国文化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嘉慧 发布时间:2019-12-13 09:46

摘要: 她将自己的才华、创意、工艺传递给每一件成品,让它们呈现出夺目的光彩,为老凤祥这只“凤凰”画上真正腾飞的翅膀。

一件首饰的诞生,是宝石与设计师的邂逅,也是珠宝和贵金属的碰撞,设计师的一个创意、一个想法,都能激发出每种原材的光芒,通过色、型、意的设计,将每一枚璞玉打造成光彩夺目的首饰作品。


在上海,无人不知老凤祥,这只创始于1848年的“凤凰”凭借着独特的首饰在中国首饰行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首席设计师杨喆,正是老凤祥众多首饰设计师中的一员,在她的一方工作间内,她将自己的才华、创意、工艺传递给每一件成品,让它们呈现出夺目的光彩,为老凤祥这只“凤凰”画上真正腾飞的翅膀。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杨喆的祖父是一名珠宝商人,只需用手拨平一盘珍珠,就可以精确地算出颗数。可以说,家族的遗传让杨喆从小对首饰设计这一美丽的行当情有独钟,华山美校三年的专业学习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广告系三年的深造为杨喆在首饰设计技能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勤奋更使她的设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专业院校毕业后,杨喆来到了老凤祥,这个满是珠宝首饰的“宝藏森林”中,对她来说,这里就是天堂。“那时候,正遇上老凤祥引入了一条中国香港地区的流水线,师傅、工艺都是从那里引进的,所以我一进公司,跟的就是香港师傅。”回想起跟香港师傅实样制作的那段时光,杨喆最大的感受便是“精细”,无论是在首饰设计上,包括珠宝的镶嵌方法、颜色的搭配中,无一不透露着港式珠宝行业的精细,而这也激励着她在工作岗位中更快地掌握了首饰制作的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在之后的短短两年时间中,她从一名普通的首饰制作初级工破格晋升到了高级工,“其实很多人都问过我,明明学的是首饰设计,为什么却成了首饰制作的高级工?因为师傅曾告诉过我,要设计好一件首饰,应该学会如何去制作它,要知道从哪个制作角度镶嵌,这类珠宝能够制成多大的弧度……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设计出一件作品。”


当然,在实样制作的同时,她在学校时学习的设计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在代表黄浦参加当时的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珠宝首饰设计类比赛时,赛事组委会要求选手当场根据比赛题目手绘和电脑绘制两件作品,她一时愣了神:平日里制图都是二维软件,而这次比赛指定用的是三维软件制图,怎么办?在困难之下,杨喆没有放弃,在一个星期白天正常上班的情况下,她一下班就抱着三维制图的书到同学家请教制图要领,晚些时候回到家再反复地在电脑上演练,直到不出一点差错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熟练地掌握了三维制图的技能,在比赛中沉着应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与创艺,从强手如云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回想起这些,杨喆笑着说,若是没有入行时苦练的首饰制作技艺,哪会有后来不怕难不怕苦的坚韧意志?“想要做好一名设计师,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是对自己的设计作品、对自己的图纸负责。”


让首饰“讲”好中国文化


杨喆说,自己是伴随着老凤祥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老凤祥的发展中,讲好中国故事,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方向。而这,也成了杨喆诸多作品的精华所在。


作为一名设计师,杨喆深知光靠勤奋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创新更是设计的灵魂。在代表公司参加第三届全国黄金首饰设计大赛中,杨喆找到了创新的钥匙——中国文化。在这场参赛选手超出上届两倍、且港澳台设计师也应邀参加的大赛中,如何能从中脱颖而出,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在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杨喆全身心地投入到赛前方案设计中。白天与单位其他参赛选手一道研讨方案,晚上一回家就坐到电脑前,不停地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完成了一件男士套件作品《中国龙》。


“这套《中国龙》是我结合中国文化和现代创意,所做出的设计。”说起这个套件,她表示主要灵感在于“龙”,“古代皇帝以龙自称,从古至今,男人的形象是龙,而女人的形象是凤。作为老凤祥的设计师,从龙的造型切入,一阴一阳,再适合不过。”除了阴阳之外,杨喆在设计中想到: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国人从内心深处就充满对龙的崇拜情结,各式各样以龙为题材的艺术品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这份历史既为创作提供了养料,但也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她以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乘载龙的文化内涵时,整套作品需要完全以几何图形出现,结合方和圆的造型,又有着“天方地圆”的含义,完全打破了传统龙饰品的繁琐,简洁而现代,展现男士的刚毅外表和智慧内心;龙纹以瓦当为原型,在圆球上镂空处理,从而产生阴阳交融的效果,代表龙的神秘与天地一体的无限空间;九颗可以旋转的龙珠又正巧符合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


“当时,不少人在比赛现场都对我的作品感兴趣极了。在和我的交流中,他们还说这件作品也打破了传统首饰设计偏女性的观念,成了最吸引他们眼球的作品。”现场腾飞的这条《中国龙》让杨喆一举获得设计特等奖和制作奖两项大奖,也成为全国黄金首饰设计大赛举办以来“绅士”组作品中第一个特等大奖。而这件作品,仅仅只是杨喆从业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的冰山一角,在之后的比赛中,无论是全国级别的或是世界级别的设计大赛,她都坚持以“中国文化”为设计初心,在第四届全国黄金首饰设计大赛中以作品《汉字的魅力》获特等奖,在中国首饰设计制作电视大赛多维首饰设计制作赛中以作品《中国红》获得金奖,而这些作品都是杨喆“讲”好中国文化的又一载体。除此之外,116项设计专利,61项国际和国内的奖项和荣誉称号见证着她在首饰设计行业一步一个脚印的步伐。


创新设计路上,她不孤独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珠宝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延伸,“老凤祥”品牌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不高成了企业公司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让年轻消费者成为老凤祥品牌的粉丝,公司提出了以个性化定制结合高档首饰专款设计的业务。


与比赛时专注作品不同,这项业务需要与人沟通,同时还要兼顾稳定的技术和层出不穷的想法。对于这个情况,杨喆以耐心的态度、客观的介绍和准确的表达赢得顾客的信任。“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名香港客人,她说自己就在上海待三天,但是希望能够立刻看到设计图。”她回忆道,这名香港客人当时要求设计定制一条主钻是5克拉,周围有52颗重20分的小钻围绕的项链和一个2克拉的钻戒,而且由于时间原因,提出第二天就看设计方案的要求。面对这样一笔价值百万、要求苛刻的生意,杨喆接下了设计任务,连夜绘制出三套不同的设计方案,第二天客人看了方案后,满意地挑选了其中的一款,连声赞叹设计做得好。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有定制需求的顾客,在杨喆的参与下,公司成立了上海品质金匠工作室,“一来可以带教一批年轻的首饰设计师,二来还能帮助她们在作品与产品之间无缝衔接。”杨喆表示,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的首饰设计师,她深谙设计行业的门槛,首先是制作与设计之间的贯通,也就是说“学会设计前必要学会制作”;其次是找到自己设计的原点,也就是作品的灵感点;最后是要学会在作品与产品之间切换,要会做大件也要善做“小件”,只有通过替客人定制设计不同作品,才能接触到更多类型的珠宝、首饰,赋予首饰更多的“设计价值”。


除了公司内的设计工作之外,杨喆目前还在学校内担任首饰设计课程的老师,“每次看着那些学生画画的样子,都会想起自己在华山美校时的青春岁月。”与在工作室里教给年轻设计师不同的是,在校园里,杨喆更倾向于启发学生对于绘画、设计的兴趣与灵感,哪怕是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学生,杨喆都希望他们能够拿起画笔,画出属于自己的绚丽的青春画卷。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模丨马海燕:骨子里要有一股“上...

绝活丨在直径0.5mm的钻石珠宝...

航天设计师程妹华:航天战线上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