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智能安装、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上海宝冶这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样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3-12-27 13:42

摘要: 上海宝冶新增1家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发布《关于命名第十三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决定》,上海宝冶钢结构工程公司“李晋鹏劳模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


李晋鹏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通过重重选拔从众多团队中脱颖而出获评“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呢?记者了解到,该工作室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劳模李晋鹏领衔。工作室现有成员18人,以钢结构智能建造为研发背景,研究一站式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安装技术等。研发过程中,形成了软件著作32项、论文15篇、专利23件、省部级工法6部、省级以上科技奖4项,获得国家级示范3项,省部级以上认证14项。


工作室成员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6名,工程师及以上占比55%,分为智能安装、智能制造和信息化3个创新攻关小组,形成了互学互鉴、活力精干、老中青结合的创新团队。创新团队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打造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工作室成员勇于创新、拼搏进取。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包括结构工程师、焊接工程师(IWE/CWI)、一级建造师、机械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等。


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工作室解决传统钢结构管理效率低、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贯通钢结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全过程中数据链,让客户、供应商及钢结构服务商互联,实现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此项目案例入选工信部数字产业化教材,经河南省建设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智能制造领域,该工作室创新短工艺流程,通过“引进+自研”路径,整合钢结构30余道制造工艺流程,形成钢结构智能制造六中心,打造成国内首条H型钢智能生产示范线,将完全离散型工艺向流程化转变。在智能安装领域,工作室承接国内首个超过100米跨度正交正放H型钢桁架屋盖工程,安阳曹操高陵项目。该工作室创新性提出了大跨度空间钢桁架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建造技术研究。


据了解,目前,工作室创新成果已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厦门新会展中心等多个项目投入使用并创效,同时参与了住建部《智能建造技术导则》、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企业智能建造水平评价标准》《城市钢桥制造与安装标准》等编制。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弘扬中华艺术,营造文化氛围,宝冶...

全国首个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落地...

张浪困难立地劳模创新工作室:钻研...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