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上海交大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做科研要不畏困难,方能百炼成钢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谢静怡 发布时间:2019-08-06 10:47

摘要: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始终坚信面对困难就要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百炼成钢。

在炼钢的过程中,先把生铁放到炼钢炉内烧红,之后再拿到冷水中淬炼,这样反复几次,才可出钢。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始终坚信面对困难就要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方能百炼成钢。



[人物聚焦]

张荻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金属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复合材料会议(ICCM)组委和分会主席。

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领军人才。出版英文学术专著3本,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旨及特邀报告40余次。指导研究生2次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9次获上海市优博论文。



[名师风采]

遥想求学时  课后做三倍练习题


当梦寐以求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做?

1977年,在工厂任职的张荻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高考。在一万人的厂里,只有两人考上,张荻就是其中之一,并成功入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

张荻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校里,每天就是宿舍食堂和教室,三点一线;没有正式教科书,就用课堂上老师发的刻蜡版笔记,每门课上整理的笔记,基本相当于这个领域的一本小册子;课后除了完成布置的作业,还会跑到图书馆做两到三倍的习题。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为了有个强壮的身体,张荻大学四年,坚持每天早起到操场跑步5公里。“记得那时候操场上人很满,多数人都会早出来半小时锻炼身体。”大学时候的张荻,一门心思学习,为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毕业后努力让国家的技术与国外追平。”

1982年,本科毕业的张荻考取了教育部第一批公派研究生,赴日本大阪大学材料系攻读硕士、博士。博士论文期间,导师在批改张荻的论文时强调:“做论文就是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提炼问题,掌握独立做学问的能力。”张荻记住导师的话,现在教学生带团队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1988年学成后,张荻选择即刻回国,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三尺讲台上  自己编写课件


怎样才能让枯燥的书本知识生动起来?引入科学史,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张荻在课堂上,会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张荻告诉学生,“科学的发现,往往都伴随着一段小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每条科学原理,张荻会会查阅大量资料。“现在上网就可以查到,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都是到图书馆一个个搜索。有时候看到相关的内容就会马上记下来,到时候讲给学生听。”

教学严谨的张荻,都会招什么样的研究生?张荻强调,最核心的就是学生要对这门学科有兴趣,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即使学习好、名牌学校毕业,都不会加分。张荻在带研究生时,注重发挥他们的潜力,培养学习氛围,为他们提供研究方向。为了培养学生独自做学问的能力,在批改论文时,张荻注重宏观地把控,“抓头抓尾,整体排版、图表制图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不会一字一句地批改,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科研创新中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为什么植物不会得癌?科学家发现,在核污染的地方,植物会派生出细胞壁,生长越来越茂盛。张荻通过这个例子,来告诉小组里的成员们,做学问也是一样,“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而是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也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来克服难题,敢于迎难而上。”

在科研上,张荻通过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系统性解决了复合设计、制备调控、成型加工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自行设计制备出国际上最大的复合制备设备、创制出国际上最大的复合材料铸锭。其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打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封锁和材料禁运,在我国的航天领域实现了规格化、批量化的应用突破,满足国家重大迫切需求,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果和社会效应,为嫦娥系列、月球车、天宫二号、海洋卫星等40余种型号提供了300余批次、上万余件轻质高强多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关重构件。

责任编辑:季纯子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孩子爱吃糖应如何教育?不如试试“...

看完《下乡养儿》,让我懂得了“父...

成长过程中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陪...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