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力量是巨大的!上海工匠馆揭幕侧记:“今天,我们就是主角!”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19-09-28 17:19

摘要: 正因为有传承,中国的工业才能一步步有力前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秋高气爽,云卷云舒,在上海的美丽秋日里,位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一楼的上海工匠馆正式揭开大幕。今天,近百位劳模代表,上海工匠成为了该馆的第一批正式观众。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全国劳模,上海工匠张翼飞在观展时感慨万千:“今天,我们就是主角!心情激动,倍感自豪。”被称为“焊神”的张翼飞昨天和自己的后辈同事一起看展,三代焊工齐聚展厅。张翼飞说:“传承的力量是巨大的,令人鼓舞的,正因为有传承,中国的工业才能一步步有力前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来到馆内倍感亲切
今天成为了主角


作为第一批上海工匠,张翼飞在造船行业内如雷贯耳,他也被很多人称为“焊神”。多年来,他在焊接领域潜心钻研,攻克的各种焊接难题有30多个。他在建造我国第一艘LNG天然液化气船中,解决问题10余个。只要是张翼飞经手的产品都是免检的。


张翼飞和同事(三代焊工)



今天,张翼飞也和其他工匠一起早早地来到馆内。从序厅到第二部分的上海制造,他看得特别仔细,也特别认真。对于他的前辈的奉献和付出,张翼飞忍不住发出赞叹:“太了不起了!”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也难掩激动之情,“踏进这个馆,我觉得特别亲切。很少有把产业工人作为主角展示的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成了主角了,这样的感觉非常奇妙,我内心充满了兴奋。”和自己的同事一起观展,不停地有人来找张翼飞合影留念,可以说,在上海工匠展示馆里,这些工匠毫无疑问成为了最亮眼的明星,绝对的主角。



看传承令人眼眶湿润
这种精神绵延至今


本次工匠馆共分为四个部分,“能工巧匠”、“上海制造”、“上海品牌”和“匠心智造”。展示馆以时间线和大事记为两大主轴,让上海的工匠故事铺陈在观众面前。


在1515梭织布机前,在万吨水压机模型前,观众驻足停留,聆听这些工业设备诞生背后的故事。


张翼飞在参观中告诉记者,他一路看下来,最令自己感动的便是那种绵延不绝的传承精神。“江南制造总局,诞生了我们第一批的产业工人,他们可以说是拓荒者,当时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付出血和泪,让中国产业工人有了自己的归属感。”


张翼飞表示,这种极具开拓性的工匠精神一直持续下来。


对于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传承,和张翼飞一起参观的三代焊工其实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国家把工匠提到很高的高度,产业工人越来越有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是令人振奋的。”


工匠需要时间雕琢

技术和艺术可完美融合


今天,上海工匠、从事古琴制作和演奏的杨致俭也来到了现场,他提供了这次展馆内古琴制作工艺的部分展品,也让展览涵盖面更丰富,从重工业到市民生活也到文化艺术领域。


杨致俭曾连续获得四次全国古琴大赛银奖,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多年从事古琴制作和研发,先后修复了多把唐、宋、元、明等历代名琴。


他受访时也告诉记者,一把古琴制作需要2到5年,从木胚、髹漆、装配,历经十几个步骤,百余道工序。他说:“工匠是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漫长时间的发酵,才能有所成就的,我们都关注技术本身,其实从技术到艺术,两者如何完美融合,就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而在工匠馆里,我也看到了一大批潜心钻研,和时间作伴的优秀工匠们,这样的展览让我很感动,很触动。”

摄 影:朱擎
责任编辑:陈琳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传承的力量是巨大的!上海工匠馆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