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建设者丨贵州遵义:听百姓声音才知百姓之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0-11-19 10:58

摘要: 贵州遵义广大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干部,是如何啃下“硬骨头”、答出“高分卷”?

85年前的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此转折;85年后,赤水河畔、娄山关下,革命老区儿女再一次创造奇迹,遵义市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71个贫困村精彩出列、92.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12万老区人民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期间,广大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干部,是如何啃下“硬骨头”、答出“高分卷”?近日,记者专访了两位前来参加上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脱贫攻坚一线建设者”研修班的贵州遵义市脱贫攻坚建设者,听听他们讲述脱贫攻坚背后的努力和感动。



从山上到山下


“80后”扶贫干部李红,怀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愁,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到凤冈县石门村担任第一书记。李红介绍说,刚到石门村时,村情复杂,组织涣散,债务高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意识转变慢,贫困程度深。面对纷繁复杂的现状,李红坚信要解决百姓的问题,就只有到百姓身边,看百姓生活,听百姓声音才知百姓之急。


大山深处,一处简易的木屋摇摇欲坠,四周的彩条布经常年日晒雨淋已经褪色破败,甚至长出了绿色的青苔;屋子里像样的家电仅有一个电饭煲,破旧的陶罐和竹篾散落四周……这样的环境,曾经是石门村一些深度贫困户的真实现状 。“两不愁三保障”里的“三保障”,其中一项便是住房保障,可无论李红如何劝说,生活在茅屋简棚里的老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搬到条件更好、配套更齐的山下居住。李红和扶贫干部们便一次次深一脚浅一脚翻山爬坡,来到他们家中做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告诉他们,政府已经为他们在山下改造好了房子,下山后也会对他们进行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最终,他们全部同意搬到山下生活。


河沟里捡石头、打石粉


面对摆在面前的老大难问题——住房保障,来自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三桥镇接龙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陈仁松则蹚出了另一条路。


在接龙村,有一处叫“平原”的地方,位于贵州省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虽说名字听起来“很平坦”,可实际环境却是高山峻岭、条件恶劣,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就是“安全靠狗,交通靠走,通信靠吼”。因此,陈仁松和扶贫干部曾多次上山,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建议实施易地搬迁。可当地百姓因为此处适宜种植烤烟、山林里还有野生中药材,两项收入加起来每年在5万元以上,因此,即便生存环境恶劣,也不愿意搬出。为此,陈仁松召集扶贫干部讨论后,研究决定为他们修路改房,改善现有生产生活环境。他们克服环境恶劣和人手不足的困难,成立了一支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大家穿上雨衣水鞋迷彩服,奋战一百天,终于将平原片区的住房实施了“六改”,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当时这片区域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材料运不进来,我们扶贫干部和群众就一道用肩挑马驮背扛的方式,把建房物资运送上山。因为石粉用量实在太大,我们党员先锋队就直接从山外抬了一台打沙机进来,每天从山谷河沟里捡石头,用这台打沙机自己加工石粉。除此之外,山上也没有信号,如果家里有紧急情况,还得靠村里人进山送信这种原始方式。”陈仁松回忆道。



“你两三个月都没来我家了吧?”


在石门村逐户摸排过程中,李红发现一位年过50、家住石门村青龙组的贫困户老韦,他因小时候脸部严重烧伤而变得面目全非,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流,至今仍然孤身一人。脸部的缺陷也让他内心布满自卑的阴影,逐渐变得封闭,严重影响着他的日常生活。更令人唏嘘的是,他还要赡养家中70多岁高龄的父母,生活变得举步维艰。


“我清晰记得第一次走进他家时自己内心的震惊,”李红告诉记者,进屋后他先向老韦作了自我介绍,随后便坐下来,与他推心置腹地细细了解家庭情况,“你身残志要坚,你是我们的同胞,也是我们的兄弟,我们不会嫌弃和歧视你。我们是党派来工作的,有什么困难我帮你一起克服,有我们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好好生活。”


随后,放心不下老韦的李红多次走访了解他的情况。有一次,他在走访中看到老韦面色苍白、浑身发抖蜷缩在床头,李红二话没说立即开车把他送到镇卫生院,帮助他办理好手续,嘱咐他安心治疗。过了几天,当李红再去他家中看望时,老韦说了一句让他至今难以忘怀的话:“红书记,感觉你两三个月都没来我家了吧?”听完这句话,李红红了眼眶,一种被接纳、被信任的喜悦涌上心头。更令李红欣慰的是,老韦也逐渐愿意和他聊家常谈理想了。李红趁热打铁,鼓励劝导老韦试着种植50亩万寿菊增加自己的收入。初期种植十分成功,但由于缺乏劳动力,万寿菊不能及时销售出去,李红又主动找来三轮车帮助其把万寿菊运往5公里外的销售地销售。现如今,老韦有事儿干了,收入增加了,也有人愿意找他说话了,他的人生,因为李红的出现,曾经愁眉不展的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天虫”变成了香饽饽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4.74%,翠峰与清流相连,村落与绿林相映,良好的生态非常适合发展养蜂产业,生产的蜂蜜品质高。陈仁松经过充分调研,发现接龙村虽然有养蜂传统,但村民采用的是传统养蜂技术,即把一块大木头掏空让蜜蜂自己筑巢。这种粗犷的养殖技术,导致蜜蜂容易飞走、产蜜量也不高。因此,许多村民都把蜜蜂看作“天虫”,养蜂意愿普遍不强。


陈仁松发现这一症结后,主动找到县里的养蜂协会,寻找解决之道。他把协会请到村中,为村民现场演示科学养蜂技术,开设免费培训班,但现场村民仍然保持观望态度,不敢尝试科学的箱式养蜂。在动员的过程中,陈仁松发现了老杨,老杨原本在外务工,因家中父母年纪大了便放弃务工回家照看父母,另外还有一双儿女正在上学,家里用钱的地方支出很大。但老杨不等不靠,为人勤奋老实,陈仁松便试着劝说老杨养蜂。“刚开始老杨还是有顾虑的,后来我们请专家告诉他以前的土办法为什么养不了蜂,养蜂投入费用和获得收入比例等内容,后来,他终于同意养20箱试试。”在专家的指导下,老杨按照专家的建议,尝试用蜂箱养蜂,及时观察蜂王数量,如果一个蜂箱出现两个蜂王就及时处理,有问题及时打电话咨询专家……当年,老杨就尝到了蜜蜂给他带来的甜蜜的回报,去年,老杨把养蜂数量增加到了50箱,纯收入达到了6万余元。


陈仁松坦言,农民能脱贫致富,上海的对口帮扶功不可没。通过对口帮扶,来自道真的天然蜂蜜摆上了上海人民的餐桌。这样一个沪黔合作的生产-销售良性循环,让广大蜂农吃上了定心丸,吸引带动了更多村民加入养蜂致富的队伍。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脱贫建设者丨上海:真的想念你

脱贫建设者丨贵州遵义:听百姓声音...

脱贫建设者丨云南:挥别千年贫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