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讲党史|全国劳模、上海建工集团总工程师陈晓明:把创新融入血液,把工程做到极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整理 发布时间:2021-12-22 10:07

摘要: 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楼大厦,正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而我的本职工作,就与建筑施工密不可分。

人物简介:

全国劳模陈晓明,上海建工集团总工程师。他主攻建筑钢结构施工和配套装备研制工作,长期致力研发钢结构施工领域自有核心技术,并运用于施工实践。先后负责、参与了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铁路南站、广州塔、上海中心大厦、国内首例超大尺度3D打印景观桥等30余项重大工程建设;主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重点攻关课题24项。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中国钢结构三十年杰出贡献人物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由他领衔的“数字化建筑施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新,必须脚踏实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楼大厦,正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而我的本职工作,就与建筑施工密不可分。


我认为,在工程现场,爬楼梯比看图纸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项目建到几层,我就爬到几层。这个习惯是在中国第一高塔——广州电视塔建设过程中养成的。当时我博士毕业没几年,我的师傅——全国劳模、原上海建工机施集团总工程师吴欣之盯着我:“小陈,你要让工人爬脚手架,你就得自己先上去‘探路’,证明你的方案没问题!”


我抬头看了看盘旋入云的广州塔,内心升起恐惧。现在回忆起当时场景,脑袋还是一片空白。我是怎么爬上去的?真的紧张到完全忘记了。反正我的恐高症就是那时候治好的。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创新,必须脚踏实地。科学知识、工程理论一定要与现场实际相结合。我这高度近视眼爬上去都没问题,说明我们的方案是可行的,一线建设者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当时,“小蛮腰”美轮美奂的造型给施工带来国内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难题:60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中空、收腰,由24根钢柱组成,套上46圈钢环,柱与环之间还有1000多件斜撑,没有一柱一环是垂直或水平的,而1万多个钢构件还没有一件是相同的。更出奇的是,不仅自下而上扭转45度,而且还偏斜了10米,这样的施工难度几乎让国内所有同行望而却步。1000多个日夜里,我和一线建设者同吃同住,拜工人为师。以工地为家虽然艰苦,却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比如,搭不起600米高的吊车,我们就让两台56米高、几百吨重的吊车学会“爬杆”,外挂在塔中心的钢筋混凝土筒体上,随着塔身长高,一段接一段往上爬。整个工程的焊缝总长近2500公里,经过专家超声波探伤,焊接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应该说,管理者、设计者身先士卒,换来一线建设者的衷心拥护和工程品质的严格受控。上海建工在圆满建成“小蛮腰”的同时,没有发生一起工伤事故,整个工期完成比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脚踏实地的创新,让我在工地掌握第一手技术资料,第一时间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这比待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搞科研更踏实,也更高效。



创新,是为了挺直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这些伟大成就,恰好也是我所经历的。


21世纪初,是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我有幸赶上了这个时代,投身到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浪潮,也亲历过、感受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和艰辛。


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单体建筑,世博轴阳光谷工程是中国建筑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6个体型不一的“阳光谷”为大悬挑、空间不规则单层网壳结构,其中一万多个形状各异的钢节点的制作安装更是难度空前。拿出设计方案时,外方还是很傲慢的,说这技术只有他们有。他们也不是没有根据,我们的技术人员用铸造法来分解部件,做出两个模型,但精度不够。外方对模型不屑地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报价,大大超出了工程预算。一边是即将召开的世博盛会,一边是外方的漫天要价,怎么办?我思前想后,决定引入机器人焊接加工工艺。这在当时国内建筑施工领域中尚属首次,面对这么重要的工程,万一研究攻关失败了怎么办?有风险、要担当,压力非常大。但我认为,这是中国焊接工艺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只有走通这条路,我们才能在这个领域真正挺起腰杆。我牵头协调国内四五家单位共同攻关,指导科技团队用计算机编制了一套程序,再把数据传输给工厂的加工机器人,不仅造出了高精度模具,而且用消失模铸造降低了成本……焊接机器人不会说话,就用数据来证明:上海建工不仅优质建成世博轴阳光谷工程,并且仅用了一半的工期,深化设计费只有外方的十分之一,整个建设费只有外方报价的三分之一。机器人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工艺也是我们自己研究的。我们建造完工后,外方工程师感叹地说,“你们仅用半年时间,赶超了我们多年的成就。”


类似的故事在上海迪士尼也发生过。把创新融入血液,把工程做到极致,才能让我们挺直腰杆,赢得真正的尊重。


创新,要始终勇往直前


“建筑施工技术日新月异,功劳簿上的老本一天都吃不起。”这句话出于忧患意识,也是我对自己的鞭策与要求。


2017年,我们承接了3D打印景观桥项目。就目前情况来看,3D打印更适合一些小规模制造尤其是高端的定制化产品,比如汽车零部件,以及科研用的人体器官模型等,而要打印一座15米跨度、近4米宽度并应用于实际的景观桥,是一场没有案例可以借鉴的攻坚战。


3D打印的建筑材料大有讲究。我们先后对30多种不同型号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了上千次的打印测试,终于选定了打印材料:在一种叫ASA的高分子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这种材料具备了3D打印景观桥所需要的性能和强度,而且能够承受长期的日晒雨淋。


材料解决了,设备却遇到问题。原本已经达成口头协议的外国设备提供商突然以核心技术不能出售为由,断绝了联系。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我们决定自主研发打印设备。整套3D打印设备需要满足持续、稳定且高产量的打印要求,我们仅用两个月时间,研发了挤出量高达8公斤一小时的挤出头,同时还研制出龙门架复合3D打印机器人系统。


最后是工艺。15米跨度的超大构件在3D打印界堪称“巨无霸”,必须一次成型。为了防止超大数据处理量引起打印系统的崩溃,我们又自主研发并形成先进工艺,采用预热及后保温装置,提高打印作业空间的温度,保证了3D打印材料层层黏结力。经过35天不间断的整体打印、一次成型,国内首例实际应用于工程的树脂景观桥成功上线了。


前面提到,我爱“登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我目前登过的最高工程。2014年8月3日上午10点59分,上海建工那台M900D塔吊,缓缓吊起最后一榀鳍状钢桁架并安装到位,标志着上海中心塔冠结构的封顶成功。在这里,我和我的团队把“上海之巅”的桂冠献给一个伟大的时代,献给中国的天空;在这里,我和我的团队见证了上海建筑行业“欲穷千里目”的心愿,以及“更上一层楼”的仰望。


责任编辑:李成溪,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模讲党史|全国劳模、上海建工集...

新时代领跑者|全国劳模、上海建工...

新时代领跑者丨全国劳模、上海建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