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调查评论丨优化工作方式让生活回归自由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狄佳倩 发布时间:2019-12-23 12:10

摘要: 在包括微信在内的即时通信工具广泛普及的今天,我们期待着,生活能够真正回归自由。

自2011年面世至今,微信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即时通信工具的典型代表,堪称职场人必备的一款APP。诞生伊始,通过微信群转发奇闻趣事、在朋友圈分享喜怒哀乐是众多微信用户的生活常态。忙碌的职场人,可以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享受工作之外的喘息和休整。


然而,微信传输快速、沟通便捷的功能被不少企业“盯”上,随之而来的各类工作群、各种工作指令,使得微信近乎沦陷为“办公工具”。随时接收领导指令,随地处理单位事务,当今的职场人被迫“24小时全天候营业”。至此,8小时之外的生活彻底被微信绑架,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边界难辨。不禁要反问:工作时间被拉长,生活乐趣被冲淡,自由生活的空间在哪里?


事实上,数据显示,一个人一周的最佳工作时间是50小时左右,一旦这个数字达到90小时,工作效果和55小时几乎一致。这也就意味着,职场人“超长待机”不仅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掏空”他们的身体,也透支着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只有在保障职工权益的基础上优化工作方式,才能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向共赢,有些国家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16年,法国通过了“离线权”法案,指出员工在下班后可以不回复工作E-mail,免于工作的打扰;2018年,新西兰某金融服务公司实行一周上4天班的工作制度;今年11月,日本大阪宣布将强制公务员下班,工作日18∶30办公电脑自动关机……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但获得了员工们的如潮好评,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如腾讯公司给微信的功能定位所说的那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在包括微信在内的即时通信工具广泛普及的今天,我们期待着,生活能够真正回归自由。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微调查评论丨优化工作方式让生活回...

微信是否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增加外国留学生就业机会,各国出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