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匠精神“种”进年轻人心里:提升工人的“精神收入”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王维砚,赵琛 发布时间:2022-03-11 14:27

摘要: 提升工人的“精神收入”。

“让工人更有价值感、获得感,感受到穿工装的职业荣光。”全国劳动模范、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电焊工白映玉代表回忆起1991年拿到第一套蓝色工装时的情景:18岁的她穿着工装,脸上写满了兴奋与自豪。


“当时,工人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白映玉代表激动地说。


健全公共服务,关注年轻工人的精神需求和求技渴望;转变观念,从生产一线获得从“工”到“匠”的成长动力;厚植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社会土壤,让年轻人感受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推动更多年轻人走进工厂,成长为产业工人大军中的一员。


提升工人的“精神收入”


“工厂到宿舍两点一线,很多男职工交不到女朋友,有的园区离市区很远,职工子女入托上学都不方便。”顺多利机车公司质量管理部副经理钟正菊委员对记者说,“这个问题一定要帮我呼吁一下。”


“去年招了6名职校毕业生,后来集体辞职,因为工厂生活太单调。”类似的情况,也在山东临沂宝恒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伟代表所在的工厂里发生。


在代表委员的调研中,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周边配套设施不足,把一些年轻人“挡”在工厂大门之外。钟正菊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工厂和园区周边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满足职工多元需求。


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委员呼吁,要提升工人的“精神收入”。许玲委员还建议,根据用工稳定性、职工技能获得率、高技能人才占比等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对“重视工人、培养工人”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代表希望,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在岗培训的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工人提升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把工匠精神“种”进年轻人心里:提...

把工匠精神“种”进年轻人心里:“...

把工匠精神“种”进年轻人心里:追...

首页

顶部